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签证 >> 盐师校友海外抗疫生活二三事
个人简介
赵越
赵越,江苏扬州人,盐师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专业,曾任教于泰国、越南、巴勒斯坦等国,现任赴非公派教师。
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怀揣着初心、背上行囊再次告别家乡、离开祖国。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亚洲到非洲,从志愿者到孔院公派,一粒瀚宇之花的种子坚定地飘到了魂牵梦绕的大洋彼岸,在一片名唤“莫桑比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莫桑比克的风景
////
///
//
落地莫桑,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同事、陌生的环境。可又刚巧因为这份陌生,我对她有了初次见面时的羞涩与拘谨,也下了好好感受、努力探索的勇气与决心。这片因向往而来的神秘大地,被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行前,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的念头:在那片土地上,用青春浇筑一座城堡吧!城堡里有四季,城堡里能心安。
蒙德拉内大学校园一角
////
///
//
可不曾想,居于莫桑比克的第七个月,撞上了居家抗疫这件事。
3月20日,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宣布学校停课;3月22日,莫桑比克发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月30日,总统纽西宣布从4月1日起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我们的生活就像突然从一场万人齐唱的演唱会转变为一首轻柔婉转的小夜曲。有过无措也有失落,不幸中的万幸是孔院里的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我们尽最大可能用有限的资源开始了线上教学,也开启了别样的居家隔离生活。
只要你想,生活依然可以是诗。就如此刻,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庚子年四月廿五中的二三事。
出行需要提前报备,非必要出行不得允批。在这样的现状下,有多久没见日出了?没有面朝大海的房子,但我有一扇可以看见晨曦的窗户呀。瞧,鸟儿都怕屋里的人寂寞,搬来了他们的家,就落在我抬首可见的地方。
日出的光景
窗外的鸟巢
////
///
//
一个人也要认真吃饭哦~怎么也得对得起因疫情来袭而囤积的大量食材。尽管时至今日,再见到土豆、洋葱、鸡蛋和大米,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无力在汹涌。
最近一段时间的餐食大同小异,没什么新奇,还好“三五天不重样”的小目标持续实现中。今天的早餐是水煎饺子,饺子是上周在中国超市买的,疫情当下,算是稀罕物件儿;午餐是虎皮豆腐、蒜蓉青菜和白米饭,接下来,直到下下周外出采买物资前,绿叶蔬菜是暂时无缘相见了。事儿虽小,有时却也能让人有些感伤。
四月廿五的早餐
四月廿五的午餐
////
///
//
莫桑的午后,阳光是温柔的,我总习惯在这样的时段里,为学生们准备线上课程的学习材料。起初,这是让很多在非任教的老师们头疼的。线上授课的软件,对当地绝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有设备的没网络,有网络的没设备,设备、网络都没有的反而是普遍现象……于是,四五个小时的课件设计(文档、幻灯片、录课),用整个下午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也会有无需工作的周末午后。偶尔我也会面着白墙发呆,把双膝揽进怀里。就那么静坐一个下午,书没翻页,茶没晾凉,光落在树叶上,影子也好看。
窗边有棵我精心护着的树,还有一把舒服的椅子。
这是住处我最爱的角落,它温柔了我所有的心事。
////
///
//
大抵是因为今日下午的光影,让我突然好怀念,一五年离开盐师的那个雨天。可能就是因为离别在雨天吧,往事历历在目,思念绵长。于是执笔至此。
说来时间真快,这是我这个盐师学子身在海外的第六个年头了。不曾更改的是梦想炽热藏心中,前路漫漫在脚下,一步一珍惜。
文末,祝福母校和师长,一切安好;也祝愿我亲爱的师弟师妹,莫失莫忘,以梦为马,依旧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