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签证 >> 莫桑比克代表团抵达博茨瓦纳,参加首届非洲
图题:莫桑比克代表团抵达博茨瓦纳会议现场后合影。
《莫桑比克华人报》哈博罗内电年8月5日,由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首届非洲华侨华人民间外交论坛”会议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市区大棕榈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论坛主题为:华侨华人和国家形象。博茨瓦纳前总统菲斯图·莫哈埃阁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凌雁、中华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仇昱女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女士、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赵彦博大使、非洲其它国家社团侨领、在博中资公司、华侨华人大约人出现了当天的论坛会议。
8月4日,由莫桑比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莫桑比克华人警民合作中心、楠普拉省中国商会和《莫桑比克华人报》组成的莫桑比克代表团一行8人飞抵博茨瓦纳,参加了本次首届非洲华侨华人民间外交论坛活动。
图题:“辉煌中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开幕仪式。
5日上午8点,在论坛会议开始前,会议组织者首先举行“辉煌中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开幕仪式。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赵彦博、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简短致辞。
论坛会议随后在会议厅举行,首先奏博茨瓦纳和中国两国国歌。
图题: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李松先生和博茨瓦纳华人妇女协会秘书长刘诗诗女士联合主持当天上午主题论坛会议。
图题: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致辞。
上午的主题论坛会议由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李松和博茨瓦纳华人妇女协会秘书长刘诗诗联合主持。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首先致辞。
图题: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赵彦博大使致辞。
图题:博茨瓦纳前总统菲斯图·莫哈埃致辞。
图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凌雁致辞。
图题:中华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仇昱女士致辞。
图题:中非民间商会副秘书长王江随后致辞。
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赵彦博大使、博茨瓦纳前总统菲斯图·莫哈埃阁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凌雁、中华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仇昱女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女士、中非民间商会副秘书长王江随后致辞。
图题:会场现场照。
莫桑比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王孝金为主场论坛准备的主旨演讲稿为:“树立新时代大国侨民形象”: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论坛,与各位一起参与华人华侨树立新时代大国侨民形象的探讨。近年来,中国通过不断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和综合能力都在国际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国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渐树立起了崭新大国形象。这不仅仅依靠国内同胞,同时也与每一位海外中华儿女息息相关。海外华人华侨是促进中外交往的纽带,也是外界感知中国的重要媒介。
图题:莫桑比克代表团成员与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合影。
华人华侨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形象,还反映出中国的国家形象,对外就是一张新时代大国的亮丽名片,我们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在经商以及待人接物上的事业要更加开阔,更有包容性。所谓“一叶而知秋”,我们做的不仅仅是经济商业,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要让当地人更多地感知我们优秀的文化内涵。海外的华侨华人要做中外文明对话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更要做实践者,不仅要将海外的优质资源引进中国,将海外好的理念与中国分享,同时也要积极向海外推广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图题:莫桑比克代表团成员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凌雁(右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海外部欧亚非处副处长宋磊(左一)、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宣传部部长屈锦娟(左二)合影。
树立新时代的大国侨民形象,保护世界野生动植物就是一种很好的行动展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每个生命,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我相信这不仅是中国的愿望,更是全球人的愿望。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毫无疑问坚定踏实,乘风破浪。期盼我们作为大时代浪潮中的一员,都能及时抓住历史机遇,团结共进,齐力促进国家民族繁荣统一,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题:“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揭牌。
图题:颁发副会长和常务理事聘用证书后合影。
当天上午同时举办“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成立仪式,中华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仇昱女士为莫桑比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王孝金颁发第一届“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副会长聘用证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凌雁为《莫桑比克华人报》剑虹颁发第一届“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聘用证书;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赵彦博大使为莫桑比克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严昌仁颁发第一届“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聘用证书。
下午的论坛活动采取嘉宾演讲和圆桌议题两种方式进行。作为特邀嘉宾,《莫桑比克华人报》剑虹演讲的主题为:“华人自媒体在中非民间交往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说:自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拉开了中国商人波澜壮阔走入非洲的序幕,20个年头了,中非经贸交往日趋紧密,但中非文化交流严重滞后,从而伴生不少突发事件与负面影响。
图题:《莫桑比克华人报》剑虹演讲。
在非洲看中国文化痕迹与影响,犹如沙漠中寻找绿洲,满眼荒漠。可喜的是,在中国文化滞后甚至于空白的非洲,陆续出现了华人华侨创办的纸质媒体,比如博茨瓦纳的非洲《华侨周报》、南非的《非洲时报》、尼日尼亚的《西非统一论坛报》、埃及的《中国周报》、《安哥拉华人报》,等等。纸质媒体的出现,对当地华人华侨了解所在国新闻和资讯,介绍当地民众的民生现状,筹备捐助孤儿院、敬老院公益活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架起中非民间友好交往桥梁,开始发挥循序渐进影响作用。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纸质媒体江河日下处境维艰,但自媒体则蓬勃崛起。所以目前,非洲的华人报纸开始收缩,继而主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8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