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签证 >> 铁建扶贫在路上全力打通ldquo
驻村干部杨锁利谈起第一次进山时的翻车事故总是一笑而过。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曾为铁道兵战士的老杨总能迎难而上,积极应对。
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他,对村民的每一件事都上心,对每家每户的产量和收入都了然于心。村民宋崇凤家又多了6只小猪仔,陶秀金家的天麻收入超过了5万元,刘先富的新房子置办妥了,邓涛顺利考上了好大学……
老杨的每一笔账都记录着中铁二十局集团对五台村“两联一包”定点扶贫的轨迹。驻村三年多来,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五台村的变迁。
中铁二十局集团在五台村的帮扶中,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万元,全面扶持村民进行多产业发展。村民在地里种植天麻、猪苓、核桃和板栗等经济作物,在院里院外培育袋料食用菌、发展禽类和牲畜养殖业。同时,还帮助五台村成立了爱心超市,采用“物资捐献、超市运作、积分兑现”的模式运营。
看到五台村的喜人变化,宁陕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小林动情地说:“我们五台村的山、五台村的水、五台村的老百姓,永远感谢中铁二十局集团的深情厚谊。”
在陕西渭南,中铁二十局集团还出资万元,联合成立了渭南产业扶贫有限公司,推进扶贫项目顺利开展,助力陕西省渭南市5个国家贫困县脱贫攻坚。
中铁二十局集团始终把扶贫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汇聚全局之力,从解决贫困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动真情,举实措,扶真贫,全心全意决胜脱贫攻坚,受到广泛好评,先后获得“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助力脱贫攻坚竞赛先进单位”“助力脱贫攻坚优秀企业”“驻宁陕县扶贫包帮先进单位”等荣誉。
用中国力量帮着“甩掉泥巴”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中铁二十局集团既筑造致富路和幸福路,也为民众修缮房屋、道路,架设便民桥,开展义诊等爱心活动,润物细无声地“走出去”,掷地有声地“走进去”,展现着中国风采,深化着双方友谊。中铁二十局集团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为合作种植户结算粮食在莫桑比克加扎省塞塞市,农户蒂娅正在进行新一季水稻的种植,作为10个孩子的单亲母亲,饥饿曾是一家人痛心疾首的煎熬。和当地多家农户一样,加入中铁二十局集团经营管理的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后,他们无偿获得中铁二十局集团提供的农资、农机服务和技术指导,在水稻收获时以协定价格获得回报,生活得到彻底改观。现年收入27.6万梅迪卡尔(莫桑比克货币)的农户班吉,无法想象仅通过一年的努力就收获了此前累计5年的财富。他在家里盖了新房,置办了家电,还介绍亲朋好友加入农业合作项目。“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对于莫桑比克农业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产量、口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莫桑比克林波波河下游灌区管理公司执行董事罗杰利奥说,“中国人不仅带来了兼具产量和口味的好大米,更带来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奋的工作精神。”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正在收割水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铁二十局集团仍以年产3.5万吨水稻的效率,帮助解决饥饿问题,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在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着农业技能人才。农业领域如此,在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领域,中铁二十局集团同样扶贫、扶志、扶技。“跟中方带班人员工作期间,学到了很多经验、技能、收获很大。”中铁二十局集团安哥拉卡宾达供水工程安全员焦尼说,“在CR20上班,最大收获是盖了一所房子,2个孩子也都上了专科学校,我还特别介绍侄子到CR20工作。”这项供水工程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覆盖安哥拉卡宾达省92%的人口居住区,60多万民众将用上清洁健康的水。目前,中铁二十局集团在安哥拉、莫桑比克、泰国、秘鲁、巴西等15个国家,筑造了大批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建设的工程,解决了数十万民众的就业问题,培养了10多万个专业技能人才,通达着当地的交通命脉,运输着当地的矿产资源,沿线悄然形成大量集贸市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文明演进贡献着中国力量。疫情期间,中铁二十局集团还积极与驻地国联络,为百姓无偿提供医疗咨询和救助,捐赠数以万计的医用物资和防护物资,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路漫漫虽修远,吾孜孜而求索。决胜脱贫攻坚,仅剩咫尺之遥,中铁二十局集团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全力打通“摘帽子工程”“最后一公里”,为收官之年圆梦小康贡献央企力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