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家家别墅小轿车却没有广场舞这个村子40

发布时间:2019/1/8 2:44:45   点击数:

自改革开放算起,年华西全村交税28.18万,年底交税13.56亿,增长了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现在的9.05万元,增长了倍。

作者:朴丽娜

年10月8日起,江阴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

华西村的旅游能看到“山寨”版的长城和天安门。

此外,华西村还有“复制”的五亭桥、美国国会大厦、法国凯旋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从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人的大华西,组成了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乡村。

华西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年,华西村总收入.5亿,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似乎“消失”了

华西村。朴丽娜摄

昔日,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一举一动总是受到万千瞩目。当吴仁宝老书记将1.5亿奖金捐给集体,有人说这是作秀;当华西村为村民盖起一座座别墅,有人说这是炫富;当各种山寨建筑出现在华西村,更有人说这是吃饱了撑的……就连珍藏在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60层的那座1吨重的金牛,至今有人提起来的语气还是充满不屑:“有这钱干嘛不好!”

“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金牛。这头一吨重的金牛已增值三成

只是时间一长,大家对华西村的“热情”逐渐消退,而华西村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天下第一村”的改革开放40年

提到华西村,多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天下第一村”上。

“村中大道上,挂着苏B车牌的宝马、奥迪等豪车不时闪过;从空中俯瞰,家家户户入住的欧式别墅如棋盘般整齐划一。”如今的华西村曾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却也让许多人忘记了它曾经有多“穷”。

华西村欧式别墅朴丽娜摄

据新京报报道,年,华西村集体财产累计元,欠债2万元;个村民,每人每天只有半斤口粮。那时候的华西村用“一穷二白”来形容都算轻的。为了改变现状,时任村支书的吴仁宝冒着被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巨大风险,带着华西村民建起了一个小五金厂,才赚到华西村的“第一桶金”。到年时,华西村工副业产值已达28.2万元。

年底,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大批村庄开始“分田到户”,一向大胆的华西村却在这时候停下脚步。在吴仁宝看来,华西村集体家大业大,只能统,不宜分。他抓住中央文件中“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坚持守住华西村的集体经济道路。但华西村却没有远离市场经济,而是积极地把握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每一个机遇。

年,吴仁宝鼓励村民每人拿出元入股,由村委会统筹安排到各个企业,企业赚钱,村民分红。但在那个年代元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华西村民三年不吃不喝赚出来的工资。有人质疑、有人反对,但最终几乎所有人都入了股。后来的华西村,也用事实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年,已拥有钢铁、毛纺、化工、铝型材、钢型材、带管等45家企业的华西村组建了华西集团。

华西村供图

年,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提出应当以上市的方式倒逼企业完善产业制度和管理制度。21人的投票表决中,吴仁宝是唯一的反对票,但他还是听从了大家的意见。不多久,华西集团A股在深圳上市。进入21世纪,华西村开始吸纳周边村落共同发展,总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比澳门还要大,人口也从人增至3.5万。

但就在2年后,吴协恩一上任就干了一件“大事”——连续关停周边村的9个工厂。当时,这9个工厂都在盈利,这一做法招致许多不满和反对,也导致吴协恩多了一个“关厂书记”的称号。直到年,多年累积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价暴跌,资金链断裂的钢厂比比皆是。也正是此时,“关厂书记”才真正被人理解。

自改革开放算起,年华西全村交税28.18万,年底交税13.56亿,增长了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现在的9.05万元,增长了倍。正如吴协恩书记所说:“华西村能有今天,靠了改革开放;华西村走向明天,更加离不开改革开放。华西村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40年……”

从未远去的“吴仁宝精神”

尽管距离吴仁宝去世已经过去5年,但华西村人们提起他的时候,言语间依然熟稔亲切,三句不离“老书记”,仿佛这位老人并未离开。

吴仁宝与妻子赵根娣像。朴丽娜摄

吴仁宝的故居在遍布洋房别墅的华西村算是“另类”,房子陈旧,陈设简单,吴仁宝一生都没有搬离这里,因为他始终在践行自己的“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

吴仁宝一生中最具争议的行为之一,应该就是他将政府给予他的1.5亿奖金捐出,当时“作秀”一说的传播之广,让多少人信以为真。但吴仁宝却只用一句“既然有人说我是作秀,那我就作一辈子”淡然回应。

而他也真的“作”了一辈子。

吴仁宝故居。朴丽娜摄

时至今日,吴仁宝一生廉洁奉公、心系人民的精神在华西村都影响广泛,讲解员何苇就是其中之一,“不然你以为我怎么会放弃公务员这个‘铁饭碗’来这里。”何苇的老家在贵州,算上今年,她已经在华西村工作生活了近20年。

何苇出生在贵州农村,自小家庭条件不好,家中重男轻女的风气更让她这个女孩子吃尽了亏。因为家庭关系,何苇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改变命运,她只有“读书走出去”这一条路。但母亲却固执地认为,女孩子终归要嫁人,读书无用。“多亏我爸爸,是他坚持送我上学”,何苇的学业是父亲用“私房钱”一点一点供出来的。而她“走出去”的第一站,就是华西村。

何苇感慨于华西村的发展前景,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也让她对华西村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是她毅然决然放弃了已经板上钉钉的公务员工作,先后通过5次考试,终于留在了华西村。“现在,我在华西村一共有3套房子!”何苇说出这句话时,语气中的骄傲藏都藏不住。

何苇几乎每次提及吴仁宝,都会在“老书记”前再加上“我们”,尊敬中多了几分亲切。在何苇心里,吴仁宝的精神带给她的影响也尤为深刻。吴仁宝时常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她选择如今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何苇说:“要从我开始改变我们家族的命运”,而她的命运何尝不是早早就与华西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呢。

真实华西村:一个没有广场舞的地方

华西村其实并不算繁华,尤其清晨傍晚,除了偶尔驶过的车声,很少听到什么大的动静。

天蒙蒙亮时,已经有村民驾船出行,河水在还不够通透的阳光照耀下,泛着绿色,空气中夹着丝丝雾气。新的一天,总是这样开始。

清晨的华西村。朴丽娜摄

初冬时分,华西村的游客不算多,偶尔出现一个拿着相机或者手机拍照的人,基本就可以确定是来玩的游客。问起他们来华西村的原因,最多的回答是:“好奇,来看看。”

年10月8日,由华西村村民每户出资万元,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起高米的“黄金酒店”——龙希国际大酒店剪彩开业。

龙希酒店,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单体酒店之一,也是华西村为迎接和庆祝华西五十年村庆的一大献礼。而酒店开业后更显奢华,顶部的61层会有空中花鸟园、空中游泳池;酒店二楼则设有平方米的购物区。带领华西发展的传奇人物吴仁宝曾幽默地谈及大楼改米是因为北京最高的楼米,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尽管每家每户都有车,但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在华西村还是很少见,真实的华西村比想象中要安静很多很多。如果要选出一个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大概是晚餐时间的龙希酒店自助餐厅。许多村民也会在酒店开席时到这里来吃一顿“好的”,尤其小孩子,一进到餐厅里便一个个奔跑着玩闹起来。

和其他地方的“夜生活”大为不同的是,当傍晚时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上的灯光与音乐响起,却不见跳广场舞的人群。这里人们的夜间娱乐生活,大多在文体中心进行。

晚上的华西村文体中心。朴丽娜摄

篮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棋牌室……甚至连电影院都有,外部其貌不扬的文体中心,内里却是把几乎所有娱乐休闲项目涵盖了一个遍。

令许多人吃了一惊的是,原以为这里的电影院上映的大多都是老片子,却发现这里其实相当“与时俱进”,正在上映的电影,几乎都能找到排档。

华西村电影院外的预告海报。朴丽娜摄

如今的华西村,似乎在喧嚣和沉寂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旧日农村的宁静祥和与现代都市的进步变革,在华西村得到了很好地融合。而这一切,也正是华西村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求变的历程中,一点一滴收获而来。

留洋开眼学技术

40年过后,吴仁宝的四儿子吴协恩掌舵下的华西村,更是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去年年底,华西村交税已达13.56亿元(相当于中西部一些县的年财政收入),增长了倍;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年的元迅猛增长到9.05万元(相当于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倍多),增长了倍。

面对过去40年的辉煌成绩,吴协恩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他说,现在的华西又处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阶段,“不出发,什么也没有。不‘再出发’,已经有的也一样会失去”。

如果说,过去华西村的成就多是建立在“本地人”奋斗的结果上的话,如今的华西村更像是个具有国际范儿的、缩小版的“中国村”。据吴协恩介绍,目前华西村的企业高管中39%、中层干部中59%、员工队伍中超过92%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甚至有的公司%来自于“五湖四海”。

吴协恩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他说,“每个年轻人都是一块玉,华西的希望,不在过去,而在未来,而年轻人就是华西的未来”。现在,不少乡村甚至县城,拥有知识的年轻人才外流,已是通病,但在华西,年轻人的返乡率却高达99%之多。

“我们华西的孩子出去上大学后,包括海外留学的,99%的都会回来。”吴协恩笑着说,不仅如此,“(华西)出去一个男的,会带一个女的回来;出去一个女的,还会带一个男的回来”。这不仅仅因为华西富有,还因为“城里有的配套和公共设施,村里都有”,更重要的是,村里有他们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

入藏体验苦环境

人才不仅在华西村能够施展才能,还随着华西在全国甚至全球的产业拓展和扩张而遍布国内外。目前,华西村在云南开采大理石,在重庆和湖北建设农商城,到美国搞并购和芯片开发,到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到日本学种大米,到莫桑比克开采花岗岩,到秘鲁、阿根廷捕鱿鱼。“华西涉足的产业,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国内到国外”,而“华西人”也随之遍布全球。

为了给华西储备、锻炼、培养人才,吴协恩谈了“人才变形记”的故事。不仅把干部送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去“开眼界”、学技术,送到EMBA课堂去学管理,还会把干部送到西藏、青海、贵州等条件艰苦的欠发达地区与当地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特意让他们去体验“高原反应”,哪怕不少人需要吸氧甚至要挂水。

返回华西后,干部还要登上“青年智慧论坛”去演讲,谈经历、谈感受、谈体会。不少人会反思:“我们条件再苦,工作再累,不可能有他们苦、他们累”,“在华西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自己的工作呢?还有什么借口好去抱怨呢?”

但作为一村之长,吴协恩考虑得更多的,还是要创造条件把华西村建成一个“农村都市”——既要有都市的功能和品质,如满足各类群体所需要的文体活动中心、健康体检中心、月子疗养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还要不失农村的特色。最终目标是,把华西建设成“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165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