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签证 >> 美国政客对中国的非洲角色很紧张他们可能信
在华盛顿,民主、共和两党一直都将中国视为一个在非洲出现的新帝国。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个月启程访非前,美国前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Tillerson)就曾指责中国通过“掠夺性贷款手段”(predatoryloanpractices)抑制了非洲的经济增长,而且几乎没有为非洲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埃塞俄比亚访问期间,蒂勒森称中国“向非洲提供的项目贷款是不透明的,在加重了非洲债务负担的同时,中国却并没有为非洲人民带来有价值的培训项目”。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Clinton)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也曾发表类似言论,她警告过非洲人:要当心中国的“新殖民主义”。经常有人对我们说,中国工人正在涌入非洲大陆,中国人正在“攫取”非洲土地以种植可供返销国内的粮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系教授德伯拉·布劳提加姆4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刊发评论文章:《美国政客完全误读了中国在非洲的角色》
不过,曾深入研究过中国在非洲角色的专业学者们却认为,美国政治人物在这方面的很多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符的。
一、就业与培训
下面以就业和培训为例进行说明。美国维克森林大学(WakeForest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莉娜·本娜达拉(LinaBenabdallah)正在对中国对非洲人力资源投资领域展开研究。“非洲人已受邀赴中国留学,而且他们还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当非洲人希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时,他们往往将中国视为一个可以依靠的国家”,本娜达拉教授说。
多项针对中国在非企业雇佣状况的调查显示,实际上,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工人来自非洲当地。从商业角度看,这是符合逻辑的。在中国,一名纺织工人的月薪为美元左右,这个水平已经远高于大多数非洲国家。很多中国投资者在埃塞俄比亚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设厂时,并没有将雇佣中国工人纳入考虑。与过去几十年里西方公司将工厂迁往中国的情况相似,如今很多中国公司也在将生产环节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国家。
二、中国对非贷款是否具有“掠夺性”?
中国发放给非洲的贷款是否具有掠夺性?在这方面,专家们也得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波士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者们已经就自以来中国向其他国家发放的每一笔贷款进行了仔细研究。他们发现,在年到年之间,中国一共向非洲国家发放了至少亿美元贷款,这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发放的贷款都做了有用的事情,主要集中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至今仍有6亿非洲人没有用上电,而中国的贷款中有四成集中在发电站和输电网络建设方面,另外有三成被用于改善非洲糟糕的交通基础设施。
当然,也有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在建成后并未获得充分利用,有的新建成机场客流稀少,有的大桥建成后,道路建设未能及时跟上。也有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人希望以建设项目作为自己的政治遗产。此外,这些由中国资金参与的建设项目基本都由中国公司承建。不过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在非洲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的确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研究人员们还发现,中国发放的贷款通常利率较低,而且偿还期较长。
三、中国人是否在“攫取”非洲土地?
“攫取土地”(landgrabs)一词是指对较大面积土地的购买、租借或盗取行为,这种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存在争议的,在非洲大陆更是如此。因为英国和法国在殖民时期曾攫取了几乎整个非洲大陆。关于中国在非洲“攫取土地”的传言似乎很符合逻辑。毕竟,中国人口占全球20%,而中国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别仅占全球的9%和6%。众多中国公司对投资非洲热情高涨,其中部分公司对土地产生兴趣也不足为奇。
关于中国在非洲“攫取土地”的流言蜚语早已传出。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网站上,一篇文章提到:“中国人最近买下了刚果一半的耕地”。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Merkel)的首席非洲事务顾问曾对记者表示,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东非的一个半岛,在亚丁湾南岸,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家——观察者网注)多年前遭受的致命饥荒与中国在这一地区“大规模购买土地”不无关系。甚至瑞典犯罪小说作家亨宁·曼凯尔(HenningMankell)也兜售过获得的二手消息:“我听说中国在肯尼亚租下了大量土地,而且据说他们准备将万中国农民迁往那里”。
上述说法引起了我的兴趣,不过我并没有将上述传言发在自己的推特页面上,而是打算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其展开调查研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共收集了57条有关中国公司(或政府)大面积(超过公顷)“攫取”非洲耕地或在这方面与非洲国家展开协商的新闻。如果所有这57条新闻都确有其事,那么所涉及的非洲耕地面积将超过万公顷,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占非洲大陆耕地总面积的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对上面每一条消息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长期追踪。我们曾亲自赴非洲展开调查,从马达加斯加到莫桑比克、从津巴布韦到赞比亚,我们的足迹遍及非洲各地。我们最后得出结论,在这57条新闻中,有近三分之一(包括上面提到的三条)都是假消息。在其余三分之二中,来自中国的投资的确发生过。不过,中国公司在非洲租借或购买的土地为24万公顷,仅占报道所涉及万公顷土地的4%。
中国在非洲大规模“攫取土地”以及中国农民被迁往非洲种粮的新闻已被证实是虚构的。经过严肃的调查研究之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与通常被塑造的形象完全不同,在非洲农业种植领域,中国并不是一个主导性的投资国(dominantinvestor)”。
我们发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活动更多地表现出全球化特征而非殖民化特征,中国投资者发挥了正面作用,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中国人展露贪婪面目的故事。在莫桑比克,我结识了一位非洲当地的投资者扎伊迪·阿里(ZaidiAly),为了制作鸡饲料,他曾远赴巴西学习大豆种植技术。他在巴西与一家在那里收购大豆的中国公司建立了联系。后来,扎伊迪·阿里向那家中国公司发出了邀请,希望中国人能与自己共同在非洲投资大豆种植产业。后来,他与中国人建立了合资公司。在遭遇一次很久都未能缓解的旱灾之后,他们的合资公司以失败告终,中方合作伙伴离开了非洲,但扎伊迪·阿里告诉我,他还是有收获的,“我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过,在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到来也给很多非洲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当地的生意人抱怨中国人加剧了竞争。我们曾采访到几位非洲工人,他们抱怨中国老板规定的工作时间过长,但工资却不高。此外,在走私市场上,中国人对非洲象牙、野生鲍鱼、犀牛角等濒危动物制品的需求对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带来了压力。
在通常情况下,与非洲关系日益密切的中国被我们描绘成一个邪恶的国家,可证据表明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中国对非贷款推动了非洲的发展,而中国公司的到来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与媒体报道的情况不同,中国对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是适度的,而且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用“攫取土地”来描述这些投资是不合适的。中国人在非洲大陆的出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不过在另一方面,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
下面是《华盛顿邮报》读者在这篇文章后的留言,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仅供参考:
longjohns:这篇文章发出来不太妙啊。你所揭露的假新闻正是我们外交工作的一部分。特朗普先生精于此道,不过小布什和切尼早已把这种操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们使我们相信萨达姆与恐怖袭击有关,而且伊拉克还会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我们。如果你继续发表这样的文章,你的研究经费可能要泡汤了,而且你与那些政客之间的关系也将难以维持下去。不过,看起来你至少还有终身教职。
grandmadebby:我猜,中国人可能会认为,一个发达的非洲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非洲也会成为中国的一个进口来源。在我看来,中国人在非洲做的事情是双赢之举。
chunshinganthonylam:如果中国想以贷款为工具来控制非洲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在年免除所有非洲到期债务了。年,中国免除了32个非洲国家的债务。在年之前的5年里,非洲国家的债务水平从占非洲总GDP的34%上升到了44%。加纳的债务水平从年占该国GDP的40%多上升到了年的75%。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白癜风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1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