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签证 >> 1亿多美元的财产保卫战
年8月28日,C国际新闻独家报道了一则新闻:华为向孟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追讨X集团应付的1亿多美元合同款。
在印度本土,起诉一家印度本土的集团公司,结局会是什么?钱,可以要回来吗?
摘自第期
余款迟迟不付
年,X公司与华为签订一份价值1.56亿美元的合同,购买2G设备和服务,并付了15%的首付款。随着设备的到货、安装逐步完成,1亿多美元余款却迟迟未付。
年2月,合同款支付的最后期限,印度高等法院突然发布一个裁决,取消张电信运营牌照,判定这些牌照均是在年通过不合法程序获得,印度当时的电信部长也为此身陷囹圄。这起频谱丑闻被认为是印度建国以来最大的腐败丑闻之一。X公司绝大部分牌照被取消,无心继续经营电信业务,停止对华为付款。
华为印度代表处多次催促,甚至公司领导也多次拜访谈判,都分文未得。此外,服务部分的万美元不仅没有回款,对方还反说我司交付存在问题,向我司索赔万美元。而且,根据X公司过往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交易情况看,X拖欠款项的事件时有发生,曾发生多起诉讼。在华为内部,很多人感觉收回这笔钱的可能性很小,公司决定将这个项目的回款计提坏账拨备,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同时要求法务部和印度代表处不能放弃,全力追讨回款。
年7月,公司法务部和代表处成立以印度代表处法务部米建思、印籍法务部长Gaurav、冉明耀为核心成员的项目组,开始研究、搜集各项材料,准备依靠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第一击:提起破产清算和仲裁
诺贝尔文学家奈保尔在他的印度三部曲之《幽暗国度》中曾这样描写印度:“在世界变化之中,印度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纹丝不动”。据印度政府官方报告,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期为11年;仲裁程序相对高效,平均耗时2-4年。X集团在印度苦心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很难撼动,尤其是在其公司注册地孟买,在政界、商界、司法领域都有影响力。加上项目涉及金额大,项目组决定利用上全部的法律程序,全方位施压。8月,孟买地方法院。项目组依据印度公司法提出2起针对X集团的破产清算程序,要求X公司立即归还我司欠款,否则将要求法院判定X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同时,又根据合同约定在新德里选定了仲裁员,同时向X集团提起3起仲裁程序,要求X公司归还我司欠款并支付相应的利息。多起诉讼仲裁并行,开始了对X集团的全面诉讼。第二击:戳破影子公司面纱
第一击的诉求即便法庭支持,对方“没钱”也无法达成追回欠款的目标。米建思和Gaurav一直在寻找X公司“有钱”的证据。
搜集证据过程中,项目组发现X公司在莫桑比克控制了一个油气田,但它没有能力进行开采,需要卖掉,价值24.5亿美元。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如果能够由此证让法庭看到对方是有钱可还的,而且如果不还钱X公司就不能交易,那不就能打赢这场官司了?
年5月,米建思带着一堆的疑问和压力来到莫桑比克。公司在这里的办事处还没有律师,法务部协调了刚果金的律师Blaise来协助米建思,加上办事处负责公关关系的冯伊莉,三人每天开着车拜访与油气田交易有关的各个角色:当地名律师、矿产部长、总统顾问,中国驻莫桑比克使馆等等。找线索、看材料,有些重要的文件需要手写下来,交易相关的线索和证据越来越多。考虑到一些材料要后期才能拿到,8月,米建思又再次来到莫桑比克。两次的调查,对油气田的位置、市价、具体买家是谁、交易需要哪些手续、目前的进展程度等等都了如指掌。
回到印度,项目组立刻加快了对X公司在莫桑比克油气田交易的财产保全程序。第一次开庭,华为律师拿出了在莫桑比克收集到的证据,申请禁止X客户在清偿华为债务之前做任何财产剥离的行为。
庭审结束后,法庭开出了禁止X公司的油气田交易的禁制令。
这让此前对官司并不重视的X立刻紧张起来。聘请了印度No.1的出庭律师——当时执政的国大党发言人Manusinghvi紧急提出上诉,反对这个禁令。其最大的理由是:油气田交易的公司,在毛里求斯和维京岛注册,双方的交易行为也发生在印度境外,用美元交易,印度法庭没有管辖权,华为公司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该交易。
法庭上,冉明耀把收集到的证据用一张简洁的图呈现给法官,说明了这些公司的关系:油气田的持有公司以美元注册公司,通过几年的运作就操作一项价值24.5亿美元的交易,这怎么可能?只能说明莫桑比克的公司只是一家“影子”公司,它背后的大手来自X。那么在X要卖掉自己如此高价值的资产前,当然应该清还拖欠华为的设备款。
“背后的关系”不言而喻,法官判定了财产保全。
这是年12月20日下午三点,法官宣布判决:“X需要在7日内向华为公司出具见索即付银行保函。”
为了油气田交易的继续进行,X向法院出具了见索即付的银行保函,保函由印度国家银行伦敦分行开出,金额为1亿多美元。保函一旦开出,就独立于X的意志,只要法院向银行提出兑付要求,银行就必须支付。这让米建思和Gaurav吃了颗定心丸,一来,这钱肯定是要还了,二来法院认为债权是清晰的,X公司早晚要还华为的钱。
米建思和Gaurav走出德里高等法院的大门,内心的喜悦按捺不住,他们不顾周围的人群,拥抱在一起,像孩子一样又跳又笑,眼里满含泪水。
一年多的东奔西跑,在官司进行的过程中,项目组不断地发现新的诉讼机会,前前后后正式启动和筹备启动的法律程序有15起,搜集各项诉讼证据的文件电子版大小超过G,法律文书有2万页,各种庭审约50次。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一道强烈耀眼的曙光。谈判反复:妥协不如不妥协
这纸保函判令让X公司的态度来了度转变,主动希望能够和华为谈判。为了双方未来的合作关系,华为也同意谈判希望有一个和顺的解决之道。
对于项目组来说,谈判的难度不下于上诉。一方面要准备谈判材料,另一方面要顶住各方压力。Gaurav面临更多的状况,几次接到X公司律师和高层的电话,有一次甚至刚刚庭审完,X公司就打来“华为是一家中国公司,以后如果要撤走了,你可能工作都找不到,而且现在我们也知道你家住哪里,你小心点。”
年2月,几经谈判之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两年内X集团归还华为1亿多美元并出具银行保函作为担保。谈判团队也向公司进行了汇报。但是,第二天,对方突然态度度急转,推翻之前所有承诺。对方提出,他们在3个月内归还,华为提供FoC/Voucher(未来购买设备有折扣),双方再次谈妥。过了两天,X又反悔,谈判再次归零。在其后的巴展上,X的谈判代表特地拜见领导,当面承诺尽快解决问题,但回到印度依然没有任何动作。甚至,双方约好年3月6日一起到法院和议,但是当天X公司居然没有一人现身。
面对X的反复无常,米建思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根本是在测试华为的底线,越是妥协就越是无止境地纠缠和讨价还价,逼着我们不再妥协。”
于是,项目组在新德里高等法院提出新的诉讼请求,加快最高法院开庭并加快仲裁程序。3月,X公司终于顶不住巨大的诉讼压力,在法庭上配合华为公司,德里高等法院下达判决,没收了X公司出具保函中的钱还给华为。
4月9日上午11时许,深圳法务部会议室一片欢腾——印度国家银行兑付X公司银行保函的1亿多美元已到达我司账户。
在印度,两年,打赢一场金额1亿多美元的官司,这几乎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然而,法务团队,创造了这个奇迹。与此同时,这样的一个官司也给我们带来思考,在交易的前期,当我们千方百计要拿下合同之前,是否也要综合评估交易风险系数,或者,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措施,做到事前防范,以减少这种对薄公堂之事。毕竟,双赢,才是我们和客户共同追求的目标。
心声社区()
为你提供华为人的新鲜事如果你喜欢,北京中科医院假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