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理 >> 遥远拉丁美洲大陆的美食探秘,不一样的生吃
ceviche,有时候也拼成cebiche——生腌海鲜,多年前是秘鲁人最先开始这种烹饪手法的,然后带进了其他国家。如今拉丁美洲的太平洋岸各国,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这些国家其实都是古印加帝国的一部分),其次在墨西哥,西班牙及美国的餐厅里经常可见,但多时为了省事而先烫熟了海鲜再凉拌,成了不折不扣的普通海鲜色拉。唯有在秘鲁与厄瓜多尔餐厅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做法了,用柠檬汁或莱姆汁来醃製的生鱼料理。秘鲁美食在国际享有盛名,也是因此而被人们所熟知。
很多的朋友以為ceviche的生鱼海鲜料理与秘鲁的大量日本移民有关,事实上吃生鱼片并不是日本人的专利,世界上原有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意大利,甚至是非洲的莫桑比克)都有生鱼料理,只是手法不尽相同而已。何况ceviche在印加帝国时期就有了,它甚至早於欧洲人抵达新大陆之前。
ceviche的做法很简单,选最新鲜的鱼,取下鱼肉切成薄片或小块,加上柠檬汁、辣椒、红葱、芫荽与盐,利用柠檬汁的酸度使鱼肉略為熟成,通常只要几十分鐘即可食用,这个做法亦适用於鲜虾、干贝、章鱼与花枝等海鲜;而各家餐厅调製的醃汁亦略有不同,有的人加入了番茄,有的人加入了芥末(极可能就是受日本移民的影响),也有人加入塔巴斯科辣椒酱(在伦敦苏荷地区一家知名秘鲁餐厅名字就叫ceviche,它的醃汁裡加入了生辣椒与塔巴斯科,味觉冲击强烈,它出版的食谱上就把这醃汁戏称為「老虎汁」tigerjuice);当然,在秘鲁厨师手中,ceviche切除了海鲜之外,周边附上玉米、甘藷、鱷梨等,也是常见的事。
精通歷史的你可能会冒出一个疑问,柠檬在欧洲人到访之前在拉丁美洲并不存在(柠檬是地中海地区的產物,它们是哥伦布之后才来到中南美洲),如果这是古老的印加传统料理,怎麼会有用柠檬汁醃制的手法?欧洲人抵达美洲以前,印加人其实是用发酵的玉米汁或者酸果汁来泡制ceviche。但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带来了物种大迁徙,番茄和玉米去了欧洲,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现在已经很难想象没有番茄的意大利料理是什么模样);而柠檬来到了中南美,也把ceviche变了另一副模样。
我并没有尝试过最正宗的ceviche,最初第一次在新加坡的秘鲁餐厅吃过,我对于ceviche的味道记忆犹新,雪白的鱼肉纯生中带一点转熟的脆感,酸咸辛辣混合成一种奇特的滋味,在此之前我对生鱼的理解仅限於沾芥末酱油的日本生鱼片,勉强再加上香港人的鱼生粥,ceviche全新的口感体验,另我对它念念不忘。
在此之后,在东京,新西兰,香港也有吃过ceviche;有的餐厅虽不用ceviche之名,但明显受到ceviche的影响。其中最细緻优雅的一顿ceviche,是出自东京的日本厨师之手,可能亚洲厨师(特别是日本和香港)对鱼货鲜度的高度要求,以及烹调手法的细腻准确(绝对不让鲜鱼过熟)。但是在调料用料方面,确是没有南美洲的大胆,会有很多刺激口味的碰撞。
这种告别了烟与火的美食,自然而纯粹。可以清新的感受到食材本身原始的味道。准备少量的扇贝肉,鱿鱼,大虾,龙利鱼或者鲑鱼就可以自己做了。用纯净水洗干净切块,当然海鲜一定要选取活的,而且一定要清洗干净。新鲜是一个方面,还要避免细菌的滋生。用青柠檬和黄柠檬汁充分的搅拌盖上保鲜膜,在冰箱腌制3个小时。柠檬汁的酸性会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另外可以中和腥味,并且酸性和海鲜蛋白的结合,也可以鱼肉之类有熟食的感觉。红椒,红葱头,大蒜瓣切成细末,加上少许的时蔬,橄榄油和盐搅拌,配上面包或者是米饭都是不错的。夏天冰镇的口感更为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