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老教授和丁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3/11 12:52:07   点击数: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在丁佑君烈士英勇就义七十周年之际,桥哥采访了丁佑君烈士的世交和校友江永生教授,听他讲述丁佑君烈士的故事。在丁佑君烈士英勇就义七十周年之际,桥哥采访了丁佑君烈士的世交和校友的江永生教授,听他讲述丁佑君烈士的故事。

桥哥:江教授,您好!首先欢迎您回到家乡。

江:谢谢!

桥哥:江教授,您现在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名誉主席,莫桑比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医药全球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主席,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副主席,平时事务一定特别繁忙,多年没有回过家乡。哪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这次突然回家乡的原因?

江:好的。我是桥中66高毕业的。丁佑君烈士曾就读于通材中学,这是桥中的前身,所以我们算得上是校友。8月28日,我得知桥中的老校友们要在9月19日丁佑君烈士英勇就义七十周年之际,举行一次缅怀丁佑君烈士的活动。我家跟丁佑君烈士一家是世交,作为校友跟世交,这样的活动我肯定要回来参加。

桥哥:江教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两家交往的一些情况,好吗?

江:丁江两家世交友好。丁佑君的父亲叫丁栋臣,是五通桥盐商,当时我们两家经常往来。佑君幼年体质不太好,常生病,家父江欣然是川南中医名医,她的母亲(我们叫丁三娘)就经常带着她来我家看病。我家在五通桥的老宅也是丁老先生卖与家父的,这件事情说明两家深厚的友谊,因为按老习俗,出售住房给外姓非世交莫属,否则就有“败家”的嫌疑。解放后,丁伯父还常来我家作客。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进修学习期间,还常去拜访丁佑君的大哥丁好德,后来一直保持着联系,听丁大哥谈了许多两家友好交往的故事。年,丁大哥和他的女儿丁军军还为拙作《江永生文集》题了词。

桥哥:江教授,您能不能从您这个特殊的角度,给我们谈谈丁佑君烈士走上革命道路并勇于为革命献上自己年轻生命的原因?

江:我觉得这跟佑君从小受良好家风家教的影响以及她大哥的引导有关。丁佑君的母亲我们叫丁三娘,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受其影响,佑君小时候就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另外,丁佑君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大哥丁好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丁好德是老革命,老党员,丁佑君烈士革命的引路人。他为人低调,工作执着,待人友好。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去北京治病,正值国庆,我们还在他的帮助下出席了国庆活动,至今记忆犹新。我父亲有耳聋之疾,70年代时,他从苏联中苏友好杂志主编上任后归国探亲,还特地赠送了我父亲一副助听器。后来每次返国回五通桥,也总要来家看望家父家母,显得十分友好,知礼知长,令人尊敬。我想,他的这些优秀品德,也是受到了父母的耳濡目染。一门两英杰,跟家风传承一定有关。

桥哥:江教授,您作为青年女英雄丁佑君烈士的世交和校友,有什么寄语家乡青年人的吗?

江:丁佑君烈士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事业中。

图文编辑:梁虹

初审:梁虹

审核:邓成功潘攀

总编辑:王钰

声明:本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l/7840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