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产 >> 我在莫桑比克马普托教汉语
非洲到底是什么样,你脑海里出现的关键词一定是,贫穷、疾病、混乱、炎热......来这里之前我也有过种种预想。但这些预想会随着你的亲身体验被打破,你会发现广为流传的非洲是一回事,你所感知到的街头巷陌里的鲜活非洲才是真实的世界。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来非洲,而且一待就是一年。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给我提供了这个可能,让我以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感受未知,体验全新生活。
风和日丽的马普托
我们一行志愿者,经过近两天的飞行,到达了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一个怡人的临海城市。当晚,在院长的盛情款待下,我们与孔院所有中方教师和外方工作人员聚餐。席间,大家相谈甚欢。饭后,外方工作人员开着巴士带领大家一览海边与城际风光,海岸线与天际相接,椰岛长滩,繁花碧树,满足你对临海城市的所有幻想。巴士里播放的爵士地道悠扬,街道上的建筑设计感十足,多元文化在交织碰撞,人们之间贫富差距悬殊,西装革履的人士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当地人也不计其数。初步领略了马普托的迷人风采,展现出了莫桑比克人民的热情与友好,同时,孔院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驱散了初到异国的不适与不安。
海天相接
此刻,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汉语教师。这一年的时间我经历了三个教学点,三种不同的体验,每一种都收获颇丰。
第一个教学点是在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
蒙德拉内大学是莫桑比克排名第一、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立大学。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年,目前开设了汉语专业、不同等级的语言课程,包括基础语言班、语言进修班、蒙大汉语选修课、HSK强化辅导班等。我上半年任教的第一个班级就是汉语进修三级班的汉语综合课。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尽相同,有些是为了去中国留学,有些是兴趣使然。班里有两位学生分别是法语老师和英语老师,他们纯粹是对汉语感到好奇,想学习汉语了解不同的语系,他们说这是他们莫桑人民活到老学到老的优良传统。的确,我经常能在大学校园里看到已不再是青年的学者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奔走在校园里。他们这种永远对未知领域保持兴趣与渴求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下半年任教的是汉语专业一年级的听力课,班上有三十多位学生,大多数都是想去中国留学,足以可见近年来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不禁让我们自豪,同时也倍感压力,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辜负这些学生们的期待。学生们大多数早上四五点起床,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路途来上课,辛苦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家访也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而学习汉语,去中国留学很有可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契机,所以尽管辛苦,学生们也都坚持。
汉字听写大会
辅导学生参加汉语桥
第二个教学点是在蒙大合唱团教中文歌曲
常说“音乐无国界”,以前我总觉得这句话口号大过实质,直到我开始了中文歌曲课程之后,我才发现,零起点的学生们也能将中文歌曲唱得字正腔圆、婉转动听,音乐当真无国界。与其他教学点将传统汉语教学作为教学内容不同的是,学唱中文歌是全部教学内容。每周两次晚课,每次课两小时,团长会先带领学生练声半小时,然后我再开始中文歌曲的教学。考虑到学生们的课时少,间隔长,人员流动性大,就免去了汉字、语法教学及拼音的认读,中文歌曲情感的把握是教学重点。第一节课教完了所有拼音,声调,学生们表示这不同声调的汉语本身就像歌曲,高低起伏变化,很具有音韵美。我所教授的中文歌曲都是歌词较简单,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歌,第一首歌教的是《歌声与微笑》,他们把这样一首轻快的儿歌,经过重新编曲,加入萨克斯风的独奏,演绎成了大气磅礴的爵士摇滚范儿。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伴奏中,他们加入了一种当地乐器,是一种长长的两边封口的木管,里面是一些砂石,你上下翻转它,就会有砂石沿着木管滑落的声音,他们说,这种声音表示的是一种时间的流逝,很契合这首有沧桑感、大彻大悟的歌。《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送别》、《难忘今宵》,他们用宽广的音域将这悠扬与欢庆演绎地婉转动听,让情歌动人心弦,让离别不再是满腔愁绪,而是充满祝福与祥和。《歌唱祖国》《龙的传人》,虽然歌词较难,但是他们仍然能感受到中国人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与赞颂,他们的歌声铿锵有力,气贯长虹。《茉莉花》《甜蜜蜜》是他们最爱的两首歌,这两首歌旋律简单欢快,歌词通俗易懂,他们经常在学习完其他歌曲之后主动要求合唱这两首。一学期十首中文歌,虽然有教学时长的限制,学生也经常流动轮换,但他们依旧完成得十分出色,而且将歌曲都演绎出了莫桑比克style,你不得不赞叹非洲人在音乐领域里得天独厚的天资,中国风遇上莫桑比克style,碰撞出的火花每次表演都让观众为之惊艳喝彩。
合唱团每节课之前的练声
合唱团对照歌词练歌
别具一格的非洲乐器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激发了很多合唱团成员学习汉语的兴趣,纷纷开始报名了孔子学院的汉语课,准备系统的学习汉语与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出色的中文歌曲演唱也使他们获得了很多当地商演的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语言、文化是孔院汉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中文歌曲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板块。说中国话,让彼此用语言来沟通,唱中文歌,让我们不仅仅用语言来交流。
第三个教学点是在马普托国际学校
我在马普托国际学校教五六年级的汉语选修课。马普托国际学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建立于年——莫桑比克独立年,是当地名列前茅的国际学校。孔院除了汉语课,也为其开设了太极拳、五步拳等课程。在第一节汉语课堂上,我拿出了准备好的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展示,希望学生能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汉语产生兴趣,但发现学生们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抬头看了几眼,然后与同桌玩手头的玩具,有的学生指着脸谱开起了玩笑。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都是有一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欣赏的,这些小学生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陌生有距离的,在我们的概念里肯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外国小朋友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新事物,理解起来是否存在一定的难度。文化背景不同,自然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如果没有充分的背景知识介绍,反而会让这些艺术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会让学生们觉得很奇怪,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学生指着脸谱开起了玩笑。
马普托国际学校五年级-拼音教学“找朋友”
五年级“找我”
马普托国际学校六年级
于是在第二节课上,我调整了展示的内容,换成了熊猫、美食、功夫等更加国际通行更加容易理解的内容,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开始一一分享自己关于中国的认知,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在之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游戏环节,分别进行了“拍苍蝇”、“听写大会”两种形式的游戏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教学完成情况良好。学生们都表示汉语课很有意思。我想,汉语选修课的重中之重是就要激起学生们对于汉语对于中国的兴趣,这样学生们才会继续选择汉语课。中小学生课堂里的趣味性和课堂管理是我意识到自身的教学短板,这将是我以后为之努力的方向。
当我们奔赴远方,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我们,探寻着自身的无限潜能,一年的时间,与天性乐观、开朗奔放的非洲汉语学生一起感知快乐,交流互鉴,传播思想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合力让汉语的魅力无限大。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深刻的立意,轻盈的姿态,快乐的方式。
感恩这一年,回味这一年,祝福孔子学院。
作者简介
王涵,女,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八
写给出发前的你们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七
Tengoz心中的坦桑尼亚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六
原创首发:蒙德拉内大学孔院院歌《快到蒙大孔院来》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五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四
我在喀麦隆雅温得教汉语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三
志愿者感悟丨我在厦门大学的培训生活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二
志愿者感悟丨一次中华诗歌朗诵活动的反思
浙师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一
案例丨如何向外国学生介绍京剧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淀疯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c/1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