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名家说第22期牛顿的宇宙天文学对后来

发布时间:2022/5/2 14:26:1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大家好,

这里是放眼宇宙世界、纵观物理发展、

科技人文共赏,环球物理

上一节我们已经分享了

牛顿贡献四:光谱学与反射望远镜,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大家分享

牛顿贡献五:宇宙天文学对后来航空航天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分享晚年牛顿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天文学贡献与后来的航空航天的发展

关于反射望远镜,原来伽利略做出的望远镜是折射式的。天文学家格雷高里James认识到反射望远镜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避免光通过透镜折射时出现的色差,决心把它做出,并于年完成。

由于反射望远镜和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中很重要,这就奠定了牛顿作为一个伟大天文学家的地位。年牛顿应邀制作第二台反射望远镜并将它赠送给皇家学会,次年获选为皇家学会会员。由此我们知道牛顿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和数学家,而且手也很巧,是一个优秀的实验家。但是牛顿断言折射望远镜永远存在色差,不可能造出消色差透镜,则被后来的进展否定了。

年,牛顿另一部重要著作《光学》出版。牛顿在这本书里总结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包括棱镜色散、反射望远镜、薄膜光学现象(牛顿环)、光的绕射、双折射等。他在书中阐述了对光的本性的看法,认为光是一种粒子。牛顿之所以这么晚才出版这本书,是为

了避免同胡克发生争论,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因此一直等到胡克年去世后才出版。与《原理》以拉丁文出版不同,《光学》是用英文写的,这样就有更多的读者。

年牛顿出版的光学,他在书中描述了光的本性和他发明的反射望远镜。

牛顿力学和牛顿的引力理论是航空和航天的基础,因此,牛顿也出现在许多以征服太

空和航天为主题的邮票中。例如图1-19墨西哥,征服太空;图1-20尼日尔

,航空先驱,把卫星比作链球和图1-21几内亚,天文学家和宇宙飞船。

晚年牛顿与后人对他的评价

年,牛顿被任命为造币厂的督办,年升任厂长,薪俸优厚。从此他就不再从事科研,在科学上无所作为了。他终生笃信炼金术和宗教神学,此后更沉湎于其中。他遗留的手稿中,有关炼金术的有65万字,有关神学内容的更有万字之多。他并非晚年才投向宗教,而是一直就在那里。牛顿迷恋炼金术,这不仅占用了他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损害了他的健康。50岁后,牛顿表现出心理错乱和精神分裂的症状,这可能和他每天和水银打交道有关。有人评价说,牛顿既是第一个近代科学家,又是最后一个中世纪术士。也有人评价他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炼金术士。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科学人物,他最有名的是他的引力理论和与莱布尼兹竞争着发明微积分。

年牛顿被封为爵士。从年开始,年年当选皇家学会会长。他的声誉日隆。

图1-22乍得和图1-23莫桑比克上是老年的牛顿,这幅像画在他82岁

时。年牛顿在睡眠中去世,享年84岁。英国人为他进行了国葬。当时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正在伦敦访问,对此感慨良深。他写道:“他是像一个王者一样入葬的,科学家得享如此殊荣,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恩格斯很好地总结了牛顿的科学业绩:“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建立了二项式定律和无穷小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一个人做出其中任何一项就足以名垂千古,而牛顿做出了所有这些成就。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

《方寸格致》的介绍:

方寸,可跨越时空,可俯仰宇宙。

格致,需潜心治学,需蓦然顿悟。

然而,迥异的名词,却在这本《方寸格致》(原名《邮票上的物理学史》)中完美契合。

本书作者秦克诚先生自幼开始集邮,入读北京大学后,他将这一业余兴趣与专业志趣结合起来。经历新中国的建立,经历十年浩劫,也曾飘洋过海去斯坦福大学进修,去德国访问,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坚持这一兴趣,集邮迄今已逾甲子轮回,占据了他年岁的近九成。

秦克诚先生崇尚古希腊璀璨的文明,更崇尚亚里士多德响彻云霄的“吾尤爱真理”的宣言;他热爱文艺复兴的波澜壮阔,不忘达芬奇神来之笔下的黄金分割;他赞美被苹果引发灵感的牛顿,也赞美牛顿同时代的群星荟萃;他向爱因斯坦的幽默与豁达致敬,尤其是72岁生日留影时伸出的舌头……这些都记录在一格一格的方寸之上,格物的态度、致知的精神,在方寸间追溯了古往今来,跨越了须弥芥子。

本书是秦先生毕生的蒐求,是艺术对科学的回响,也是赠予世界的礼物。

他的书曾经获得这样的评价: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年7月5日主持吴大猷奖颁奖典礼时的讲话——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把邮票上的物理事件、重要发现、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经过,写成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很有意思,这种科普书会影响很多人。

清华大学陈难先院士——

秦克诚的必然独到之处就在于是用他的心向读者作奉献的,他写的书当然和别人不会一样,因为他的工作条件没有别人那么好,但是他对物理和邮票坚持特有的兴趣和品味。它的命题,它的内容,它的陈述,它的意义都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来自积累和想象力,哪来条条框框可以套用?他今天写的和昨天写的也不会一样。

如果你也喜欢秦克诚先生的著作《方寸格致》,欢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821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