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国家林业局不远万里来到莫桑比克,只想传达

发布时间:2020/11/21 7:21:16   点击数:

  “我们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就是想传达一个非常简单、明确的信息:不要购买和寄递象牙制品。”13日,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召开的宣讲会上,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中国项目主任周非对在场在中方员工们说。

  今年3月,两名中国籍男子被控在非洲非法偷猎及交易象牙,坦桑尼亚地方法庭判处每人30年有期徒刑或缴纳罚款人民币1.5亿元。两人被指控非法拥有根象牙,这意味着有头大象因此而死。这是迄今坦桑尼亚针对象牙偷猎、走私犯罪最严厉的判罚。

  此事引起了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濒管办)、中国海关总署缉私局和国家森林公安局等高度重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4月12日和13日,在南非和莫桑比克政府支持下,中国国家林业局、海关总署、国家森林公安会同中国驻南非和莫桑比克大使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和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分别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和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办了两场面向在非中国企业员工和华人华侨的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旨在向参会者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提升其保护意识以减少对非洲象和犀牛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需求。

  南非约翰内斯堡被誉为进入非洲的桥头堡,拥有将近20万华人。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是东非主要港口之一,承接着东非与世界的贸易。随着中非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非洲涉及中国人参与盗猎和走私包括象牙和犀角在内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对中国的国际声誉和非洲的保护事业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苏健介绍,在媒体报道的涉及中国公民的案件当中,有70%与非法木材砍伐和非法野生动植物走私有关。这些行为损害公民和国家形象。“在非中国企业应提升主体意识,如果发现员工染指违禁品犯罪,要追踪公司主体责任。”苏健说。

  国家林业局今年3月发表公告,延长对《公约》生效后所获非洲象牙雕刻品和在非洲进行狩猎后获得纪念物象牙进口的临时禁令,同时增加了临时禁止《公约》生效前所获象牙及其制品的进口,时间至年底。这是继去年9月中美共同宣布加强打击非法象牙国际贸易,逐步停止各自国内象牙商业贸易的政治承诺之后,中国为保护非洲象采取的又一有力举措。

  濒管办处长张陕宁在宣讲会上表示,“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世界各国一致的目标。中国一直坚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立场。中国在象牙贸易管制方面已经走在了公约的前面。中国的海外公民也应当积极履行公约义务。”

  周非介绍,近年每年约有头非洲象被非法猎杀,非洲中部与东部情况更为严峻。全世界仅存头犀牛,南非的犀牛占整个非洲的80%。年,非洲有13头犀牛被盗猎;年,仅南非就有头犀牛被猎杀;年,整个非洲犀牛盗猎再创新高,达到头。

  近年一些非洲国家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等都加强了打击非法野生物贸易的执法力度,这意味着盗猎和走私象牙、犀角等濒危野生物及其制品的犯罪将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莫桑比克议会于年通过法案,危害珍稀物种和偷猎行为最高罚款金额增至9万美元,最长刑期至12年。

  “如果不遏制象牙的非法交易和市场需求,所有拯救大象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不要小看一个象牙手镯、吊坠或手链,绝大多数象牙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被出售的。消除对象牙、犀角等濒危野生物制品的需求,这个血腥的利益链条就会断裂。”周非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驻莫桑比克的中国路桥工程公司莫桑比克办事处、驻南非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南非代表处已代表参会企业发出倡议:拒绝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

  据悉,继年1月和年5月分别于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举行的宣讲活动,国家林业局在TRAFFIC支持下,已经在非洲四个国家举办了面向中国公民的“打击象牙非法贸易”的宣讲活动。

来源:一财网

莫桑比克、尼日利亚签证代理(5工作日出签)、特价机票,速度联系我们电话兼

莫桑比克经济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778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