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坦桑尼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发布时间:2020/9/15 23:44:24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英文:TheUnitedRepublicofTanzania),简称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包括坦噶尼喀、桑给巴尔(桑给巴尔由安古迦岛、奔巴岛及20多个小岛组成)两个组成部分。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临印度洋。国土面积94.5万平方公里,其中桑给巴尔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公里。

坦桑尼亚属于英联邦成员国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早在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坦桑尼亚北部一带生息繁衍。奥杜瓦伊峡谷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批迁入。阿拉伯人于10世纪末建立过伊斯兰王国,波斯人曾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建立桑给帝国。

年坦噶尼喀内陆被划归德国势力范围,年11月英军占领坦全境,年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坦改为英“托管地”,年5月1日坦取得内部自治,同年12月9日宣告独立,一年后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国。年6月24日获得自治,同年12月10日宣告独立,成为苏丹王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年1月12日,桑人民推翻苏丹王统治,成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同年10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史前文明

坦桑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早在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坦桑尼亚北部一带生息繁衍。奥杜瓦伊峡谷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大约一万年前,坦桑尼亚进入新石器时代。中部地区的岩壁画记录了当时人类狩猎生活的情景。

公元前年左右,库希特人的一支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南下,进入坦桑尼亚北部,在这一地区留下了农业活动的遗迹-水利灌溉工程、水井和水坝等遗址。

2、早期历史

有关坦桑尼亚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随着同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和印度等地海上贸易的发展,坦桑尼亚沿海不断出现许多商业市镇或居民点。

7~8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以后,许多阿拉伯和波斯湾的移民陆续来到东非沿岸。他们与当地居民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斯瓦希里文化,建立了许多穆斯林城邦国家。阿拉伯人于10世纪末建立过伊斯兰王国,波斯人曾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建立桑给帝国。其中的基卢瓦由于控制了南方索法拉地区的黄金出口,在14~15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在东非海岸诸城邦中称雄一世。

基卢瓦等城邦是印度洋古代贸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输出象牙、黄金、香料、奴隶,输入亚洲各地的精美工艺品、各种纺织品、陶瓷器皿等。据考古发掘,中国瓷器在基卢瓦等许多沿海城镇均有大量发现。

基卢瓦等城邦政治上实行苏丹君主制,经济上盛行奴隶制。伊斯兰教是各城邦的精神生活中心。城市建筑可同当时欧洲城市媲美。桑给巴尔岛也早同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建立了贸易关系。

据12世纪伊德里西记载,这里的居民已是穆斯林。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基卢瓦和桑给巴尔已自铸钱币。

10世纪时,坦桑尼亚内地居民掌握了冶铁技术,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的发展。

15世纪以前,东北部和南部高原一些地区出现了若干小酋长国。

3、殖民入侵时期

年,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抵达东非沿岸,并强迫基卢瓦纳贡。

年,葡萄牙人进攻桑给巴尔岛,迫其纳贡。此后,由于葡萄牙殖民者强占了今莫桑比克境内的索法拉产金区,基卢瓦等沿海城邦逐渐衰落。

17世纪末,葡萄牙对东非沿岸的控制受到阿曼人的挑战。

年,一支人的阿曼舰队南下东非,攻克蒙巴萨,占领桑给巴尔岛。

18世纪,基卢瓦和桑给巴尔等地一度摆脱了葡萄牙和阿曼的控制。

18世纪末,阿曼又占领基卢瓦和桑给巴尔。阿曼苏丹赛义德·伊本·苏尔坦(即赛义德·赛德)控制了桑给巴尔及东非领地,将首府由阿曼本土的马斯喀特迁至桑给巴尔,并支持阿拉伯人商队深入内地从事奴隶贩卖。

4、近代史

英、德殖民统治和坦桑人民的反抗在赛义德·伊本·苏尔坦统治时期,欧美列强的势力渗入东非沿岸。

年美国和赛义德·伊本·苏尔坦首订商约,并于年在桑给巴尔派驻领事。英、法亦步其后尘,分别于和年同赛义德·伊本·苏尔坦签约。欧美列强从桑给巴尔运走大量象牙、丁香、椰油等产品,并向这里倾销纺织品。英国领事更日益干预桑给巴尔内政。桑给巴尔苏丹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年,赛义德·伊本·苏尔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承袭马斯喀特与桑给巴尔君主之位。桑给巴尔苏丹国遂与阿曼本土分离。

年,桑给巴尔沦为英国保护地。

年11月,德国殖民者K.彼得斯取道桑给巴尔进入坦噶尼喀内地,沿途骗取当地许多酋长签订所谓保护条约,并获得德国政府的特许状。

年,柏林会议(~)结束后,O.von俾斯麦宣布占领坦噶尼喀。彼得斯等建立的德国东非公司对坦噶尼喀内地实行野蛮的征服和榨取。

年,坦噶尼喀内陆被划归德国势力范围。

年,德国政府接管了德国东非公司在坦噶尼喀的行政机构,任命总督直接统治,修筑铁路,建立种植园,引进西沙尔麻等经济作物。德国的殖民征服与掠夺,激起了坦桑尼亚人民的强烈反抗。

年,北部沿海地区爆发了阿布希里领导的反德起义,曾蔓延到潘加尼、巴加莫约、坦噶和基卢瓦等地。在南部地区,姆克瓦瓦率领赫赫人对殖民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年,起义军首府被殖民军攻陷后,姆克瓦瓦坚持游击战争达4年之久,最后自尽殉国。

~年,坦桑尼亚南部广大地区各族人民举行了马及马及起义,这是近代东非规模最大的反殖民主义的武装斗争。

德国对坦噶尼喀的占领和统治,加剧了英、德在这一地区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占领了坦噶尼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的决定,坦噶尼喀划归英国统治,称坦噶尼喀保护地。整个坦桑尼亚遂变成英国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土著权利法》和《土著法庭法令》,继续推行间接统治。

年11月,英军占领坦全境,年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年,又召开了主要由欧洲人和殖民者组成的立法会议。在经济上,英殖民者保留土著经济以利剥削。英国还利用传教、文化教育等手段对坦桑尼亚人民进行精神奴役,但结果却造成了一批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使反对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斗争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

年,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组织的出现。

5、独立时期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联合国托管的形式下继续统治坦噶尼喀,坦桑尼亚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坦喝尼喀非洲人协会不断发展,分会逐渐遍及全国。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坦改为英“托管地”。

年在J.K.尼雷尔领导下,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改组成为坦噶尼喀非洲人联盟。联盟提出了“乌呼鲁”(自由)的口号,广泛发动群众,向殖民统治者展开斗争。

年,联盟成员已发展到20万人。

~年和年两次大选,坦噶尼喀非洲人联盟获胜。

年5月1日,坦噶尼喀实行内部自治。同年12月9日宣布独立,尼雷尔任首任总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桑给巴尔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也迅猛发展。

年,成立了非洲-设拉子党,领导人民斗争。

年6月桑给巴尔取得自治,同年12月10日宣布独立,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年1月,桑给巴尔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原桑给巴尔苏丹政府,建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同年4月坦、桑两国合并组成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10月,改名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任开国总统,后两度连任,直至年主动辞职。姆维尼同年10月27日当选联合共和国第四届总统,年连任。

6、现代史

坦桑尼亚独立后,在政权机构中大力实行“非洲化”,使大批非洲人干部充实各级政权机关,取代了前英国殖民官吏。在经济建设方面,年开始实行第1个五年计划。

年2月,颁布了尼雷尔起草的阿鲁沙宣言,宣布在坦桑尼亚实行"乌贾马"社会主义。坦桑尼亚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积极参加第三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

年,尼雷尔辞去总统职务。同年10月27日阿里·哈桑·姆维尼当选为总统。

坦噶尼喀、桑给巴尔独立后,分别于年12月9日和年12月11日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年4月26日坦桑联合,当日即为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日。

年12月桑给巴尔政府擅自加入伊斯兰会议组织,遭联合政府强烈反对,遂并于年被迫退出,但联合之争并未平息。

年10月坦举行首次多党大选,姆卡帕当选联合共和国总统,萨勒明以微弱优势连任桑给巴尔总统。

年以后,坦桑尼亚反对党加紧反对联合的行动。在联合政府的坚决支持下,桑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压制反对党活动,坚决维护联合体制。

0年10月,姆卡帕蝉联联合共和国总统,革命党候选人卡鲁姆当选桑总统并多次表示维护国家联合的立场,进一步打击了桑分裂势力。

1年以来,联合政府继续巩固统一局面,维护联合政体,争取温和力量,打击桑给巴尔分裂势力,并在预算资金分配和其他事关桑给巴尔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给予照顾,公联阵不再公开主张分离,转而要求给予桑给巴尔更多自治权力。

5年12月,基奎特当选联合共和国总统,卡鲁姆蝉联桑总统。

8年初,革命党曾与公联阵就在桑给巴尔成立联合政府事进行谈判,但未达成一致。

9年,坦、桑联合问题取得一定进展,但大陆与桑岛在桑油气资源归属等问题上的争议有所升温。桑岛革命党与主要反对党公联阵之间的政治和解谈判在年初中断后于年底恢复,坦桑尼亚总统卡鲁姆与公联阵总书记哈马德举行历史性会谈,受到各方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qz/771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