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交通 >> 三亚市热科院培育40余个水稻品种
8月23日,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黄厚(右)和技术人员罗政荣在位于妙林村的试验基地查看水稻长势记者李学仕摄
“今年的水稻长势不错,会是一个丰收年!”眼下正是水稻抽穗拔节的时节,望着日渐金黄的稻田,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妙林基地技术人员罗政荣脸上笑容灿烂。这片余亩的试验基地,20余亩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黄色的稻穗和绿色的青山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美不胜收。微风吹来,稻香迎面扑来,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种的水稻品种为一种‘香米’,属感温型组合,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天左右。”罗政荣说,该水稻品种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生态适应性广。
“米质优、口感好、香味浓是这个品种水稻的特点,也是我们致力于研究的方向。”市热科院相关负责人黄厚说,和杂交水稻相比,该品种的水稻虽然产量不多,但是口感香甜,米质优。4年前,热科院育种专家引进该品种水稻,目前已经种植了两季,亩产为斤左右,但这和预计的目标亩产-斤还有一些差距。“今年通过精心筛选品种和细心管理,应该能达到预期的产量目标。”
黄厚介绍,在三亚,大多数农户会选择种植杂交水稻,但因为杂交水稻产量较高,夏季种植遇上大风天,容易倒伏,影响产量。而热科院培育的这种香米,正好补足这一“缺点”。作为常规稻,该品种的水稻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目前,我们正加紧研究,通过筛选、培育,选出产量稳定、品质好的品种,向农户推广。”黄厚说,要筛选出稳定产量的品种,至少要种植3次,而今年仅是第二年,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产量达标应该没问题。
好水稻,也要需要好“配套”。记者注意到,在这片试验基地上,笔直的水泥道直通田间地头,整齐的沟渠将水输送给作物,展现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特点。黄厚告诉记者,该片水稻试验基地已实现无人机喷洒农药和机械收割,不仅节省时间,还实现高效运转。
“产量稳定和品质达标后,我们将在全市进行推广。”黄厚说,除了这片即将收割的水稻,热科院还培育了40个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20亩,希望通过不断筛选、改良后,推广给全市农户种植,让大家吃上香甜可口的米饭。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
记者张慧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