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讲座总结东郊学堂陶瓷文化沙龙讲座第十

发布时间:2018/7/6 5:06:30   点击数:

在中国陶瓷的研究史上,西方学术界的贡献不容忽视。英国伦敦作为20世纪以来研究中国陶瓷的西方重镇,为中国陶瓷研究所带来的学术贡献举世公认,而这一局面的获得与大维德爵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玻西瓦乐·大维德(SirPercivalVictorDavidEzekielDavid,-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终其一生与中国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

萨森家族

年大维德出生在大英帝国殖民地印度孟买的一个富裕的犹太裔家庭,他的父亲萨森·大维德爵士(SassonDavid-)是当地著名的银行家、印度银行的创始者。他所在的萨森家族族拥有纺织业和银行业,业务遍布亚洲和远东地区。

年大维德移居伦敦,赴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学位,同时也开始了他中国文物的收藏生涯。英国的中国瓷器收藏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6、17世纪,中国瓷器就已被欧洲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源源不断地带到英国,19世纪以来英国博物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中国陶瓷的收藏活动。年英国陶瓷专家霍蒲逊(R.L.Hobson)撰写了西方公认的首部关于中国陶瓷的学术著作《中国陶瓷》。伦敦可以说是当时海外中国艺术研究和收藏的中心。大维德也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所濡染。很快,收藏变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即便是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家族生意以后也是如此。   从年起大维德开始频繁地购买中国瓷器。年他买到一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的定窑碗,为了弄清楚这段铭文,他曾写信给博物馆咨询。这件藏品的获得,使他意识到掌握中文对于收藏中国文物的重要性。为了读懂瓷器上的款识,他开始自学中文。当时的英国几乎没有地方能够系统地学习中文和中国艺术。然而凭着超常的天赋和毅力,到年他已具有了一定的中文阅读水平。此时,在伦敦他已小有名气,霍蒲逊编撰的《中国陶瓷艺术》中就曾提到他的收藏,但与同时期英国一流的中国陶瓷收藏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年英国十几个顶级中国陶瓷收藏家组成的英国东方陶瓷学会(OrientalCeramicSocietyLondon)时还没有他的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收藏的深入,大维德越来越沉迷于中国古代艺术,他再也不满足于象绝大多数英国收藏家那样在英国本土从古董商手里购买中国文物,他决定亲自去中国!据大维德夫人回忆,大维德首次到北京是年,“那时紫禁城里的皇家珍宝正被打包在箱子里杂乱无章地放置着,没有人想到去展览。大维德成功地说服了故宫官员,挑选合适的宫殿陈设出一些珍宝,向一直期盼能看到先人遗产的市民们开放。一个合适的宫殿被选出,但需要彻底维修。大维德又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这个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了展览图录,观众远远超出了预期……”,此后、、、、年大维德又多次往返于中英之间,参与了故宫各个宫殿里文物登录以及展览和图录的策划工作。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档案资料:年7月24日,大维德爵士捐款.05元,用与修缮景阳宫后院御书房及购置宋、元、明瓷器陈列馆的陈列柜。

年8月10日,故宫聘请大维德为故宫博物院顾问。位于景阳宫御书房的宋、元、明陶瓷陈列馆从展品遴选、展览设计甚至到说明标签的撰写都基本上是在大维德的指导下进行的。年春,大维德发起和策划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并作为理事会总干事来中国遴选展品,共选出艺术珍品件参展,其中有件故宫博物院所藏宫廷文物精品。这是一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大展,阵容空前,精品荟萃,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伟大的展览”。大维德爵士的积极推动使得中国古代艺术的光芒瞬间照耀了整个西方世界,西方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艺术。

大维德爵士筹备年伦敦中国艺术大展

-年代,大维德爵士频繁地往来中英之间,开阔了他的中国艺术眼界,同时也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机遇。年,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溥仪年抵押在那里的清室珍宝。当时这批文物作为清王室在盐业银行的抵押物,已经期满无力赎取。而大维德看到这批清宫旧藏的文物精品后,决定不顾一切要来冒这个险。与盐业银行的谈判前后持续了一年多,通过几番周折,到第二年大维德才与盐业银行达成一致,购买了其中40多件清宫旧藏的精品。在这40多件器物中,大部分为宋代名窑瓷器,其中官窑、哥窑瓷器居多,还有很多上面有乾隆御题诗,如乾隆御题哥窑簋式香炉(2件)、乾隆御题哥窑葵口碗(2件)、乾隆御题官窑弦纹贯耳壶(2件)、乾隆御题官窑鼎式香炉、乾隆御题官窑胆瓶、乾隆御题官窑碗等。

这批清宫藏品的获得,对大维德的收藏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郭葆昌辑《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录》,清宫旧藏中有乾隆御题的瓷器大约有件。在大维德收藏中,有乾隆御题的瓷器20件左右,大部分御题藏品出自这批银行出售的清宫旧藏。这批藏品,构成了大维德收藏中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正是由于这批精品的获得,在英国中国文物收藏界引起了轰动。

年,也就是这批藏品通过日本、美国辗转运回伦敦的第二年,大维德才终于获得英国同行们的认同,获准成为代表着当时西方中国陶瓷收藏和研究最高水平的英国东方陶瓷学会(LondonOCS)会员,进入了英国中国文物收藏的核心群体。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批藏品,特别是器物上的乾隆御题诗,使他对中国传统的艺术鉴赏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开始了系统地对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鉴赏理论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维德的收藏和研究工作被打断。他积极从事反法西斯的活动,年他经美国到印度为修建机场筹款。年他途经上海时被日本宪兵拘押,在上海被关押了九个月,年才被送往莫桑比克与日本战俘交换,得以重获自由。但他的身体在被日本人关押期间受到极大的摧残,患上了肌肉萎缩症,这给他后来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最终也因此结束了他的生命。年他到美国接受治疗,但病情并没有根本好转,到了年他最终不能站立。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大维德爵士因肌肉萎缩症的加剧而不能再离开轮椅,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不断地到欧洲、美国、台湾、日本和俄国等地的旅行。他的最后一次出行是在年去斯德哥尔摩,为了参加他的好友瑞典国王主持的远东古物博物馆的开幕典礼。年,大维德爵士去世,享年73岁。

大维德爵士与瑞典国王年

大维德爵士与中国陶瓷鉴赏和学习研究体系的建立

与大多数西方收藏家不同,大维德爵士对中国古典收藏体系有自己的研究,在收藏思想和境界上对《格古要论》十分推崇。曹昭《格古要论》成书于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年),是明代存世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文物古董典故源流、鉴赏指要、品级优劣、作伪手法和真伪鉴别的文物鉴赏专著。大维德爵士在年为英国东方陶瓷学会撰写《汝窑评鉴》(CommentaryonJuWare)一文时发现了这本书,如获至宝,他深感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操与己高度契合,遂将三卷十三论的《格古要论》及后经王佐于年增编至十三卷的《新增格古要论》翻译成英文,取名为《中国式鉴赏》(ChineseConnoisseurship)。由此可见,大维德爵士拥有一种中国古典文人学者特有的艺术情怀,正是这种精神境界,造就了他卓越不凡的艺术眼光和品位。

观古往今来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艺术性收藏,重点强调收藏对象的艺术品位;一类为学术性收藏,强调收藏对象的学术价值和系统性。收藏家中二者兼具的少之又少!细细品味大维德爵士的收藏,事实上会发现其收藏不仅仅局限于大家津津乐道的“宫廷趣味”(即收藏的艺术性),大维德爵士具有中国古典学者一样的学术视野,我认为,大维德瓷器收藏希冀架构的是一套完整的中国陶瓷鉴赏和学习研究体系!

在大维德收藏中,带款识、铭文的藏品非常丰富,它们在藏品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收藏。这些款识或言明器物的用途,如元“泰定四年”龙泉窑供奉瓶、明代白瓷“金籙大醮壇用”款茶盏;或道出制作者的姓名,如磁州窑“至和三年张家造”瓷枕、金农绘五彩“惜春图”盘;或记录制作的年代,如“元祐年造”龙泉窑盘、“洪武五年”青瓷砚、“崇祯乙卯十二年”五彩瓶;或说明陶瓷曾经的归属者,如明“内府供用”蓝釉尊、明“纯忠堂用”青花八仙纹盘、明“赵府造用”五彩龙纹盘等。元青花的发现就因为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至正瓶。大维德爵士收藏的很多款识都是研究中国陶瓷史不可忽略的重要史料!在每一类瓷器中大维德爵士均力求其体系完整性,大维德收藏的元代瓷器收藏中,除了著名的至正瓶元青花以外,其它的还有青花釉里红器、枢府瓷、蓝地留白器及红斑装饰器,元代陶瓷体系已经相对完备。明清官窑品类之全无需多说,其民窑体系亦相当完整,从明中期开始,大维德瓷器收藏的明代民窑体系也十分完善,这些包括众多的完明清民窑青花、销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青花人物大盘、销往日本市场的“古染付”、一些徽章订造瓷,甚至连多数藏家并不接纳的漳州窑也一并纳入陶瓷体系的收藏架构。所以我认为,大维德爵士所要收藏的不仅仅是“宫廷趣味”,而是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陶瓷艺术史系列。

大维德爵士希望可以让所有热爱中国文化和喜爱中国瓷器的人们从其收藏中去领略和认识优雅含蓄的东方艺术美。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维德艺术基金会成立的真正原因。早在年,他就开始为东方学院(SchoolofOrientalStudies)提供临时讲师的资金赞助,这份热情最终使伦敦大学的中国委员会从庚子赔款中提取了部分资金作为固定的教席薪酬,提供给中国艺术与考古课程。随后,叶兹教授(W.P.Yetts)被任命担任该职务,在他的积极管理和组织下,世界上第一个中国艺术与考古系正式诞生了,拥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与课程、学位和毕业证书。

大维德基金会第一任讲座教授

叶兹教授(Prof.PercevalYetts-)

年,大维德决定要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建立博物馆,使之成为西方中国艺术研究的中心。他向伦敦大学提出了经过戴维斯法官精心策划的捐赠方案:大维德将自己收藏的余件瓷器以及有关中国和远东艺术的多本中外文图书包括那批古籍珍品全数捐赠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而作为附属条件:亚非学院必须将大维德收藏的陶瓷和图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安置在一起;收藏品必须全部展出并无偿向公众开放;由于他已经行动不便,必须住在博物馆等等。经过与伦敦大学的艰难磨合,年伦敦大学终于竭尽全力,克服了战后的重重困难满足了大维德的要求,在伦敦布鲁姆斯博瑞(Bloomsbury)的乔顿广场(Gordonsquare)53号为大维德收藏建立了专门博物馆,取名“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The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年大维德基金会开幕仪式

年大维德好友Elphinstone将他收藏的余件明清单色釉瓷器也捐给了基金会,至此大维德基金会共拥有件瓷器和7件珐琅彩器,年6月10日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是海外唯一的收藏一个国家一个门类藏品和资料的博物馆;而且更有意义的是它使陶瓷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分支成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大维德以此为家,直到年去世。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自年成立,在此后到7年的55年之间,这栋小楼成为无数学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瓷器热爱者的伦敦朝圣之所,举办了诸多的展览、研讨和陶瓷教学实践,系统培训了许多从事中国陶瓷研究的人才,在20世纪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佳话,培养了诸如MargretMedley,RoseKerr(柯玫瑰),RosemaryE.Scott(苏玫瑰),林业强(PeterY.K.Lam),StaceyPierson等一系列优秀的陶瓷研究学者,伦敦亚非学院也因此成为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中国陶瓷研究重镇。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第二任讲座教授

Prof.WillianWatson(-7)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第二任研究馆员

MargaretMedley(-0)

大维德基金会培养的优秀中国陶瓷研究学者

7年,由于财务原因,大维德基金会关闭。9年4月,经基金会董事会与大英博物馆协商,大英博物馆提供专门展厅,大维德收藏将在大英博物馆永久借展。经何鸿卿爵士的慷慨赞助,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大维德瓷器展厅于9年开始对公众开放,精心设计的展柜和优雅有序的陈列将中国瓷器展示得含蓄内敛而又光彩万丈,这里有如瓷器盛宴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在大英博物馆戴维德瓷器展厅参观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我经常碰到中国游客出入展厅。他们一边走马观花大声喧哗并赞叹瓷器的精美,一边又心痛感慨这些精美的中国瓷器为何不在中国国内?甚至有些国人在展厅内大声漫骂,谴责大维德瓷器收藏都是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回来的,说中国现在强大了,一定要把这些瓷器带回国内……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非常可笑!

优秀的艺术品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面前,无论个人还是民族,任何人都不是永久的拥有者,而只是暂时的保管者、守护者!中国古代瓷器凭借高超的工艺性和独特的民族艺术性数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公私收藏机构竞相珍藏的艺术门类。艺术收藏的前提是必须是基于爱惜和保护的态度,文物(包括艺术品)不应被肆意地践踏和破坏,否则属于不被原谅的反人类行为!

大英博物馆作为全人类艺术品的聚集地,近百个展厅展示的是全球视野下的人类文明史,大维德瓷器艺术展厅在其中独树一帜!高雅的展厅设计将中国瓷器——这一单一的艺术门类作专门的展示,让中国瓷器在世界大家族的共同舞台上绽放着中华文明的光芒,让世界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而这一切的机缘均来自一位热爱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外国人的毕生心血!

大维德爵士不仅将自己毕生的珍宝饗之于众,而且以此展开教育教学,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的传播在西方世界生根、发芽、成林。在时下国内汹涌的艺术品投资的热潮下,试问当今之世几人能有这样的收藏品位?又有几人能有这样的人生境界!

从大维德爵士身上,我们要学习的是西方收藏大家身上:

敏锐的眼光

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宽广的视野和胸怀

大维德爵士穷究一生所精心营造的艺术收藏,最终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后人,成为了一座文明的灯塔,以真善美的力量,照亮着历史前行的轨迹。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向大维德爵士致敬!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7年关闭之后,9年成立大维德爵士信托基金(TheSirPercivalDavidFoundationTrust),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陶瓷的研究、展览和交流。

东郊学堂是除英国本土以外全球唯一的获得大维德爵士信托基金赞助的非盈利机构,我们深感荣幸与感动!

东郊学堂将秉承大维德爵士的意志,在诸多学术前辈和大家的鼓励支持下,立足于瓷都景德镇,致力于陶瓷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播和活态传承。

任重而道远,欢迎各位的加入和共同担当这份使命,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jt/158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