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简介 >> 教宗抵拒不磨损鞋跟只转抄内容的新闻
圣座新闻
教宗:抵拒不磨损鞋跟、只转抄内容的新闻第55届世界社会传播日的主题为「『你来看一看罢!』(若一46)依照人的现况,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之相遇,从而传播讯息」。教宗方济各在本届文告中警惕新闻内容千遍一律的危险,敦促新闻从业人员前去「无人前往之地」,切莫只从富裕世界的视角去讲述全球疫情。
(梵蒂冈新闻网)「你来看一看罢」的这声召叫,也是「每个真实的人际传播的方法」。这是教宗方济各第55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提出的核心要点。本届社会传播日的主题为「『你来看一看罢!』(若一46)依照人的现况,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之相遇,从而传播讯息」,文告于元月23日、记者主保圣方济各沙雷氏瞻礼的前夕公诸于世。
本届文告蕴含了斐理伯对纳塔乃耳的邀请:「你来看一看罢!」《若望福音》的这段章节启发了本届传播日的主题,表达出传播的重点不在于提供理性推论,而在于「直接认识」。教宗强调,「两千多年来,相遇的链条通传了基督信仰事迹的迷人之处」。再者,「在传播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完全取代人与人的相会」。因此,教宗为各种渴望真切诚挚的「传播方式」,发出「你来看一看罢」的这一声邀请,不论这个传播方式涉及的是网络新闻、「教会日常的宣讲」,还是「政治或社会传播」。教宗警惕众人要当心传播最终变成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从不出门」与人相遇并查核事实。在新冠疫情之下,教宗特别呼吁新闻从业人员也要讲述贫困百姓的事件。
教宗在文告中强调要秉持热忱和好奇心采取行动,走出「认为已经知道的安逸生活」,进入活生生的现况当中。教宗提醒要提防「转抄内容的新闻」,或者「电视、电台和网站的新闻大同小异」的淡而无味。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坐在办公室里抄抄写写,失去了调查的空间。新闻「越来越无法抓住事实的真相和人们的具体生活,再也无法领会重大的社会现象或社会底层涌现的积极动力」。「新闻编辑的危机恐怕是在电脑前编写新闻,不再磨损鞋跟」。
「我们若不对相遇开放,就会成为旁观者,虽然科技创新能让我们看似融入更多的现实环境」。然而,一项工具是否有用,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借由它来认识我们难以得知的事。教宗尤其谈论了网络的机遇和风险。社交网络能提升新闻分享的能力和速度,让影像和见证得以川流不息。比方说,发生紧急危难时,百姓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是个「可塑性高的工具」。「我们大家都能成为事件的见证人,看到传统媒体中可能被忽略的事件」。更多故事,包括积极向上的故事,也能为人所知。但是,社交传媒也存在著「缺乏核实」的危险:不只是新闻,连影像也很容易遭到操作,有时操作的目的只是「轻浮的自恋心态」。「如此关键的认识敦促人们不要把工具妖魔化,却要尽量发挥分辨能力」,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起责任,「同心协力监管虚假消息,揭穿它们的真面目」。「我们众人蒙召成为真理的见证人:走出去查看现况,并且分享」。
本届文告也提及了肆虐全球的疫情。教宗告诫众人,正如在每个危机中会发生的那样,这次疫情也存在著「只从富裕世界的视角去讲述」,以及持有两本账簿的危险。在这方面,教宗关心疫苗和治疗的问题,指出最贫困的群体恐怕会被排除在外的危险。教宗问道:「谁将会向我们讲述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极度贫困的村庄里对治愈的期待呢?」就连在最富庶的世界里,也会发生有些「家庭迅速陷入贫困、却往往不为人知的社会悲剧」。那些新贫家庭的人们「不会大肆张扬,而是克服他们的羞耻感,在明爱会中心前大排长龙,领取一份生活必需品」。因此,这些贫富差距恐怕会影响新冠疫苗的分配顺序,穷人总是排在最后。
此外,教宗也由衷感谢许多传播工作者。「如果我们今天能知道世界多个地方的少数群体受迫害的艰难处境,如果穷人和受造界遭受的许多压迫和不公得以揭发,如果很多遭人遗忘的战争能传述出来」,这得归功于不少记者、摄影师和剪接师经常冒著生命危险执行任务。这些声音要是减弱,世界就会变得贫乏。
「你来看一看罢!」这句话从以前到现在都必不可少。教宗在文告中表示,「事实上,传播不只靠言语,也借由目光、语调和举动」。教宗提及在现实经验中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耶稣所发挥的莫大吸引力,得益于祂宣讲的真实性,以及祂的目光、态度,「甚至是祂沉默」的效果。在耶稣内,圣言成了血肉,取得了「面容」。
在本届文告中,教宗不忘提醒具体经验的重要性。教宗引用真福路山诺(ManuelLozanoGarrido)对他的记者同僚说的话,写道:「请你怀著惊喜之情,对你将看见的事张开双眼,让你的双手充满活力的清新,好让其他人在阅读你时,能亲手触摸到活泼的生命奇迹。」在教会初期,圣奥斯定说过,「我们手里有书,眼中有事实」,并催促基督徒在现实生活中印证圣经的预言。教宗表示,「在我们的时代里,各种公共生活环境、商业和政治领域,也充斥著许多漂亮而空洞的话语」。我们基督徒传播工作者应当戒之慎之。
教宗接著回到福音的喜讯,指出「每当与耶稣相遇后而改变人生的人」向我们做出清晰的见证时,《若望福音》的这段章节就会再次重现。他们接受了「你来看一看罢」的邀请,因著基督见证人身上散发出的「多一点」人性而动容。教宗设想说:「那位名叫『塔尔索的保禄』的伟大传播者,当然也用得上电子邮件和社交讯息,但是令那些聆听他宣讲的同代人深感惊讶的,是他的信德、望德和爱德。」当保禄无法亲自与人相会时,「他所派遣的门徒也见证出他在基督内的生活态度」。因此,等著我们的挑战乃是本届文告主题所点出的:「依照人的现况,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之相遇,从而传播讯息」。
在本届文告的结尾,教宗方济各撰写了一篇祷词,恳求上主引领我们「前往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教导我们「花费时间来理解」,「将骗人的表象和真相区分开来」。求上主广施恩宠,让我们懂得「分辨祂在世上的居所」,并能「真诚地讲述我们的所见所闻」。
宗座生命科学院:在疫苗分配上也应让团结互助得胜宗座生命科学院发表声明,重申要克服“疫苗民族主义”。声明表示,免疫接种是个“为众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应避免让贫穷国家延迟得到疫苗。
(梵蒂冈新闻网)避免疫苗竞赛、推动各国在分配疫苗数量上的协作、不将较贫穷的国家和较脆弱的人群排除在外。宗座生命科学院元月22日在一份声明中提出上述要求,并且指出了在生产和分配疫苗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声明写道,“存在过多的对抗和竞争,这会导致严重的不义”。因此,急需找出“促进透明度及合作的适当机制”。
声明首先重温教宗方济各在去年圣诞文告中的吁请,即“国家、企业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应促进合作而非竞争,让“人人接种疫苗,特别是地球上每个地区最脆弱和急需的人。应首先考虑最脆弱、最急需的人”。宗座生命科学院强调,众人应以负责任的态度聆听教宗的邀请。
接著,宗座生命科学院的声明也提到去年12月29日与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发表的联合文件,其中指出疫苗是个公共产品,必须克服“疫苗民族主义”,即“一些国家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先为本国国民获得所需数量的疫苗”。这种竞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平等的情况。
宗座生命科学院邀请有关国家“必须促进和支持旨在管理专利的国际协议,好能使每个人都能享有这个产品,避免可能出现的商业中断,同时也在未来保持所规定的官价”。在疫苗的生产上,应当鼓励“国家、医药企业和其它机构”之间的合作,使世界不同地区也能生产疫苗。这为“促进一个更团结互助的未来是一个大好时机”。
声明指出,世人在研制疫苗的工作中作出了各种努力,这种精神该当再次发扬。“应本著同样的精神积极协作,基于辅助原则,在将施打疫苗的不同地区对可使用的生产设备和分配条件进行评估”。因此,“该当避免的情况是,由于较富裕的国家预先订购数量可观的疫苗而减少了可供应量,以致一些国家被推迟很久才能获取疫苗”。
宗座生命科学院的声明最后表示,不把较贫穷的国家抛在后面极其重要,“为达到人人都能接种疫苗的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因此,“各国政府、欧洲联盟和世卫组织的机构应在这方面加速行动”。只有这样,教宗方济各的期望才能实现,众人才能成为“弟兄姐妹”。
可敬者勒热纳的心继续为保护生命而跳动教宗方济各日前授权圣座封圣部颁布法令,承认法国遗传学家勒热纳的英勇圣德。宗座生命科学院总监佩戈拉罗神父向本新闻网表示,勒热纳是位“仁慈的人,他保护最脆弱者的生命”。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元月21日授权圣座封圣部颁布法令,把闻名世界的遗传学家勒热纳(Jér?meLejeune)列为可敬者。勒热纳于年在巴黎附近出世,虽然他心中只想做一位乡镇医生,他的一生却与9千名患者有密切关系,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旨在让他看病。勒热纳于年发现了导致唐氏综合症的原因,揭示了这一现象是由人体的染色体异常造成的。
勒热纳是一名天主教徒、坚决反对堕胎者。他用科学理论来捍卫他的思想,证实信仰与科学相辅相成,没有冲突。他始终捍卫“医学应为人的健康和生命服务”的信念,并因此被一些科学界人士离弃,拨给他的研究经费也被取消。但他没有退缩,继续遵循福音的教导走已经踏上的道路。他的子女和妻子也一直支持他,为他的信念做见证。年,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任命他为宗座生命科学院首任主席,遗憾的是,这项职务他只担任了两个月,因为不久后他因病去世。
宗座生命科学院总监佩戈拉罗(RenzoPegoraro)神父接受本新闻网采访时说,“勒热纳有能力将科学、医学、基督宗教信仰和推广伦理道德的努力连接在一起,并将之导向对生命的爱,将之转变为关怀和照顾生命,尤其是那些因疾病或残疾而受到折磨的生命”。佩戈拉罗神父接著表示,勒热纳是一位充满热情的人、一位仁慈的人,即使在公众场合也会勇敢地面对艰难时刻。
佩戈拉罗神父指出,勒热纳和若望保禄二世是宗座生命科学院的灵感来源。他们一起构思、创立,使生命科学院诞生。该学院第一位主席是一位平信徒、医生和科学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成立生命科学院的意向是为使之成为一个能胜任探索和研究、促进生命价值、为生命努力的机构。
至于如何进行勒热纳留下来的工作,佩戈拉罗神父表示,在法国成立了勒热纳基金会,这是个研究一些有关遗传疾病和残疾问题的重要基金会。该基金会致力于科学研究,并通过推光伦理道德来进行有利于人类生命的工作。佩戈拉罗神父最后说,"勒热纳是位具有极大能力、热情和服务精神的人,他也是许多基督徒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