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简介 >> 曾经最像苹果的国产厂商,魅族和苹果的差异
SPY机皇争霸赛来到小组赛的最后一场,今天登场的两位选手分别是苹果iPhoneXSMax和魅族16s,两家公司在系统UI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方可能是人类计算机史上交互的宗师,另一方则是国产厂商“小而美”的最佳代表,当它们碰撞在一起,注定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此外在相机部分,魅族的“闭门造车”使得魅族16s在面对一年前发布的iPhoneXSMax时显得十分吃力,究竟是什么造成两家企业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关于黄章和乔布斯,又有哪些背后的故事。(文末有关于魅族近期状况的话题讨论,欢迎参加)
打开ZEALER小程序观看本期视频
本期图文版
欢迎来到我们SPY机皇争霸赛小组赛第十二场,也是我们收官之战的对战现场。今天对战的两位选手,在我左手边的,是魅族创始人回归之后的第二款旗舰之作——魅族16s,而在我右手边的,则是连战两场的苹果当家花旦——iPhoneXSMax。
相信我们的很多小伙伴都在心里嘀咕:这两个品牌,体量相差这么远,结果明显会一边倒嘛。其实ZEALER的判断与大家相同,苹果与魅族的对决,注定是一场形式大于结果的PK。虽今天看起来是实力悬殊的,可要是放在几年前,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可是再正常不过了。
除此之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两家企业都有十分鲜明的创始人气质,并一以贯之地沿袭到了我身边的两款产品之上。
所以今天的对决,更像是乔布斯的遗产与黄章的新作之间的较量,是思想与格局的交锋。小组赛封门之战,马上开始。
魅族卖两千块,铁定合适?
外观应该是最能体现这两家公司差异的地方。我们说苹果是近20年来全世界工业设计的引领者,魅族也曾经在苹果的巅峰时期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虽然我们现在偶尔会越来越搞不懂苹果对美的理解,但是苹果在利用各种制造技术和材质去拉高品质感上,还是非常有沉淀的。
这点上,我们通过这两款手机的设计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差距。比如苹果多个圆弧拼接组成的过渡自然的R角,又比如不锈钢的边框,以及非常惊喜的色彩调教在不同光线下凸显出的玻璃和金属的不同质感,确实有种奢侈品的华丽。
这些还都只是我们能看到的,还有很多,是苹果从来不说,我们也无从得知的细节。而魅族,尤其是黄章本人,对于手感的执着,我相信可能比一加的刘作虎出道更早。魅族的16s在手感上也确实有很高的水准,只不过在审美上,这几年的状态让我们下笔的时候很难斟酌。我们要是说黄章审美翻车倒退,是不是太过于苛刻?经过几次探讨我们认为可能用“停滞不前”来形容魅族的设计更加合适一些。
首先是颜色,据魅族自己说,其灵感来自于莫桑比克的海底沙漠,这种高调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像iQOO?说真的,这个渐变色我真的是很难欣赏,让我想起来今年几次私下的场合,好几个魅族前员工跟我说,其实16和16s的配色方案做了很多,但是黄章最后选了一个大家心中最丑的,不知道这说法可靠性有多高,是不是最丑我不知道,但是从结果上看,肯定不是最好看的。
如果说颜色还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范畴,那么在细节上的精致感,魅族如今确实远不如其他竞品,更别说跟苹果比了。
比如我们发现魅族16s背盖部分采用了渐变色,但是边框却是统一颜色,拼接的视觉效果立刻让整个手机在精致的维度上大打折扣。
对比一加,在渐变机身的处理上,魅族的做法确实显得寒酸了。有人可能说,价格上也差一大截呢。当然,我们知道,这确实可以让我们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这种相对粗糙的做法。
坦白讲,在各家手机在年都完成了到元的全价格段布局的时间点上,魅族还只能做多元的价位,这在商业策略和品牌力上都已经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另外在设计上其实两家也都做了很多的妥协。如果乔布斯活着,我们可能看不到刘海和火疖子一样的摄像头,就好像我们认为黄章复出不会做出偏位分布的摄像头一样。在背盖设计和颜色的选取上,我们更倾向于理解为黄章在这代产品上对市场做了妥协。
然而黄章从来都不是以妥协出名的,而是以坚持见长。魅族16s的坚持在哪里呢?比如宽屏比例,比如大R角,还有上下对称的额头。这个在今天的手机市场上确实难以找到另外一个雷同的产品了,可能这些也是魅友心目中有独特位置的魅族味道的源头吧。
为什么说这次16s是黄章的坚持的体现?因为前几年,他在家种菜抱孩子的时候,魅族就开始放飞自我了。想想魅族MX6背盖上的天线,还有魅族Pro7那个令人难忘的双摄和副屏。
其实工业设计这部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第一是在审美的高度上,两家公司,或者说,两个创始人的背景不同,确实在审美的绝对高度上有一定很大的差异,硅谷公司的独特文化背景还是让苹果的设计语言在普适性上有着更高的造诣。
另外一点,是体现在两家公司在绝对的体量与实力上的差异,或许魅族16s在黄章心目中也有诸多的遗憾,可能迫于成本和制造能力上的欠缺,最终难以弥补。如果让我们单从设计维度上给两个产品定价的话,苹果卖一万块不一定合理,但是魅族卖块,那是铁定合适。
出道即巅峰——魅族M8
不接受刘海的黄章,这一次给魅族16s带来了一块三星定制AMOLED屏幕,采用18.6:9的比例,2.41mm的极窄边框。边框上黄章真的从MX2的时代一直干到了现在。除了形状之外,魅族16s的这块屏幕还获得了德国电器工程师协会(VDE)的安全护眼认证。
在色彩显示方面,经过我们的测试,魅族16s在标准模式和鲜艳模式下,分别覆盖了sRGB色域和P色域。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两种模式下的色准和色域都还是表现很好的。看来魅族依然是在屏幕这部分下了功夫。面对OV,魅族绝对可以找到自信,可惜在苹果面前,我们不说,大家未必知道它差在哪。
首先看亮度,魅族比苹果低了尼特,差了将近1/,而且貌似魅族16s没有激发亮度,在强光线直射的时候苹果偶尔都会捉襟见肘,魅族低了三分之一,这个是室外场景下偶然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困扰。
色彩方面,虽然,魅族确实下了功夫,但是我们知道苹果的OLED屏幕可以说是手机市场上在色彩还原上做的最好的。我们当然有测试数据,但是我还是想从大家最容易感受到的观感上说说他们的差别。
魅族的屏幕配上Flyme,确实让你感觉色彩淡雅非常舒适,其实是水准蛮高的。然而SideBySide对比的话,你会发现苹果的屏幕有时候会给你跃然纸上的油润感,看起来非常立体。
这是什么造成的?首先是可视角差别,苹果的可视角非常大,各个角度看起来色彩都保持的很好,再加上UI的配色调教,能在各个角度都给你一种油润的色彩表现,这背后就是苹果原彩显示的功劳。魅族的可视角也不错,毕竟是OLED,但是跟苹果比还是有点差别,不知道相机上能否体现出来,肉眼的观察上,差距还是显而易见。
另外一个维度,为什么有种跃然纸上的感觉呢?这可能跟盖板玻璃的厚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目前能给我们这种感觉的只有三款手机,iPhone、三星还有一加。
然而我不得不说,黄章对于屏幕比例的理解确实很独到。虽然从习惯和数据上,魅族的屏幕比例一直是奇葩,但是坦白的讲,我们看惯了2:1,18.5:9的长屏,魅族相对而言的宽屏确实会给你带来一种莫名的舒适感,尤其是在显示图文页面的时候,排版的精美感和舒适感对比长屏会更高一筹。
最后说一下R角,苹果的R角设计之精密我们说过几次了,魅族当然也不差。除了对观感的影响,R角对于手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通常我们引用数学上的曲线质量概念,也就是G0到G的等级来去评判。等级越高,说明R角的曲线越圆滑,过渡越平滑,整体线条越流畅,观感和体验感都会越好。那么黄老板要求的R角是什么等级呢?不用说,一定是G。
在G等级的R角之下,我又要做极窄边框,又不想做刘海,又想把额头和下巴做窄,就只好在屏幕上也做四个大R角。由于额头和下巴的影响,所以尤其是顶部,魅族的R角看起来会很像两道八字眉。
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它不单纯是为了提升屏占比而做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追求握持体验下的产物。仔细想一想,这也真的挺黄章。我们再看看iPhoneXsMax的屏幕,则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观感。它的目视效果更加自然,可视角度也很宽,从某些角度看起来甚至不太像是一块屏幕,反倒有一种油墨或者漆面的感觉。
熟悉iPhone的同学可能知道,我们又要讲到iPhoneXsMax的原彩显示功能,它会根据环境光源的色温自动地调整屏幕的显示倾向,在手机屏幕上模拟一种类似印刷品的质感。
听到印刷品这个词大家是不是有点耳熟,我们回忆一下年,苹果在iPhone4上第一次用印刷品行业的标准,定义了Retina屏幕。这时大家就会发现,苹果用印刷品去理解和规范屏幕显示这事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很早的时候,乔布斯就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电子显示器件,而是像纸张一样,把它彻底的理解成一个信息载体和信息交互的介质。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是提升分辨率,还是采用自发光的OLED,包括原彩显示的功能,苹果都是在手机上营造一种类似纸张的细腻观感。
这样一说,其实在iPhone4那个年代,黄章的发力点也是屏幕,作为第一款多点触控的国产智能手机,魅族M8曾让无数极客拜倒门下,然而黄章却上演了一场出道即巅峰的大戏。从今天看来,10年过去了,魅族对于屏幕的着力点还在比例与R角,维度多少显得过于单薄。
计算机史上人机交互和图形界面的宗师级公司——苹果
到了系统UI部分,好像魅族终于扬眉吐气了。早年杨颜的到来,带来了EicoDesign的设计,让Flyme在美观性上曾经吊打过很多国内厂商。近两年的Flyme,风格基本没怎么大改,依然还是比较清新简约,但有了广告,而且广告实在是多得有些夸张。
不过让广大魅友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还是在交互层面,魅族在UI交互上的贡献我们还是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的。虽然过去ZEALER对魅族的一些在交互上的尝试评价很低,比如Mbar,时间证明那个设计确实算不上成功,但是不可否认,魅族在UI和交互上的探索是所有国产厂商中开智最早,尝试最大胆也是贡献很突出的一个。
比如视频播放器,上下滑动调音量、调亮度,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就是出现在魅族的手机上,只不过未经过广大视频网站的教育。那个时候,这个UI真的是非常非常隐晦,不是魅族老用户你可能根本不知道。
这其实也一直是魅族在交互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方案可能非常新颖也确实有效,但是在教育市场的能力上,与魅族实际的品牌影响力不成正比,导致未能带来交互上的普及。另外就是在UI和交互层面的这些创新,确实壁垒很低,极其容易被复制,所以经常容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今天如果我们不说,可能大家都忘了这些东西原来是魅族最早干的。
这一次,我们看到魅族16s跟进了Android9的药丸设计,但是依然在设置中提供了四种手势交互供大家选择,这个操作可以说是非常魅族了。诸如此类的细节,还体现在一些侧滑的隐藏功能,以及消息弹窗的阅览与回复。可以说在体验的细节上还是做得相对比较精致的。魅族这点上的沉淀得到了很好的凸显,比很多今天所谓的大厂要完善的多。
但最最不凑巧的是,今天魅族碰上的是苹果,计算机历史上人机交互和图形界面的宗师级公司,这里我们是把手机也当作广义上的计算机。可以说,今天智能手机,哪怕是整个安卓阵营,基础交互逻辑都是站在苹果的肩膀上。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实我们知道两者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我们还是不要进入到iOS和安卓的无聊争辩当中去,一句话来评价魅族的UI应该是安卓市场上难得的在视觉和交互上都做的很细致。尤其是在动画和帧率的优化上,魅族的做得很有特色,比如很多手机在滑动时是很快很流畅,这没问题,但是魅族的呢?也很流畅,但是这两种流畅有区别,其他人可能更像是滑动纯净水,但是魅族的感觉像是在滑动油墨,也流畅,但是更稠润,也显得更加高级。
从滑动的感觉上,其实魅族极其极其接近苹果的感觉,这不单单是今天这代产品的特点,是魅族多年以前就已经这样了。现在魅族的系统真的是毁在广告上。
最后为对这两部续航最没亮点的两个手机的续航测试,我们就简单的公布一下数据。5小时续航,苹果剩余2%,几乎垫底,魅族剩余50%,看来魅族在续航上的发力在结果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8小时续航苹果还是那个惊人的%,魅族剩余96%,还记得我们上集说的,8小时掉10%的国产厂商么?到今天兜不住了,就是当年的魅族。不过魅族现在好多了,剩余96%。充电方面苹果分钟,魅族82分钟。
魅族影像领域的全面落后,很大程度是黄章的闭门造车
在之前的环节,我们讲到,苹果和魅族在产品上都有一些另类的坚持。相机都采用了双摄系统,在16部旗舰手机中显得有点非主流。尤其是今年才发售的魅族16s,大家都恨不得给中端机上三摄了,魅族16s还在用双摄。不过黄老板可说了:“多一颗摄像头肯定好营销,但我选OIS”,这显得非常用心。
不过黄老板的用心在遇到了iPhone的时候就有些尴尬了,人家虽然也是双摄,还都有OIS。我们再回想一下上一期的小单反——索尼Xperia1,三摄,三个OIS,其中两颗还支持EIS电子防抖。当然玩笑归玩笑,魅族这一次给这颗万像素的IMX搭配了光学防抖。
那我们不妨放下这些调侃,先看看样张表现到底怎么样。
在白天室外场景之下,iPhone整体观感依旧是有一点偏冷,魅族16s的白平衡表现倒比较自然,两者在色彩的还原方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偏色现象。
在都开启HDR的情况下,动态范围的表现也差距不大。不过两款手机的HDR感都比较强,尤其是iPhone,暗部细节的提亮有时略微过头,导致画面失去了不少层次感。
两者的主要差距在画面的细节,16s尽管有IMX的加持,但是在不开HDR的情况下解析度依然不如iPhone,比如画面中央的树木,以及画面边缘的马路细节,16s已经失去了颗粒感。不过在开启HDR之后,16s的边缘画质就可以追平iPhone,甚至略强一些。
我们判断,可能与16s的锐化算法有关。在多个场景下,16s的锐化都要比iPhone更激进。或者换句话说,是iPhoneXsMax的锐化做的太自然。而且,这次魅族16s还是有一些硬伤,比如在一些高反差的边缘,无论是开不开HDR,都有一些明显的紫边的现象。
室内,两款手机的显色性差异不大,区别主要在于曝光。iPhone的曝光控制更克制,这一点和三星S10+很像,通过控制曝光的方式尽可能的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那么16s的曝光要更高一些,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也没有出现像索尼Xperia1一样严重的过曝。
散景照片方面,iPhoneXsMax又一次吊打了16s,除了画面切割非常到位之外,主体与背景的噪点一致性也比较统一。而16s的主体不够清晰,焦外也不够散,而且放大到极限之后会观察到有一些像素化的现象,导致在噪点均匀性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对比的意义。
仔细看散景部分光斑的画质,iPhoneXsMax呈现出一片一片圆形,比起魅族16s来说不要好太多。再加上iPhone还有可变光圈的功能,在保证画质的基础上可玩性也很高。不过两者都在人物手部的位置出现了一些紊乱的散景,针对这一部分的横评对比,我们将在淘汰赛阶段作出更加专业细致的测试与解读。
来到多摄统一性的场景,iPhoneXsMax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至于魅族16s呢,就比较尴尬了是吧,大家都能看到在长焦端出现了明显的翻车现象。
通过以上几组对比,我们发现,魅族16s的这个IMX+IMX50的双摄组合,虽然很难有iPhoneXsMax那么稳定的表现,但是基本功还是OK的。那么到了夜景部分,由于我们拍摄当天的天气湿度较大,夜空中水汽的散射非常严重,对于今天的两位选手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们来看看第一组样张。
手机拍夜景,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对于暗部亮度与解析度的尺度拿捏。谁提亮比较多,谁就容易暴露暗部细节缺失的问题。反过来讲,谁细节更多,谁就有胆量提亮更多。然而魅族,就是那位拿捏不准的选手,画面亮度提得很高,彻底暴露自己晚上解析度不行的问题。
本身解析度是个细节问题,但是因为16s实在是太差了,导致整体观感都是糊成一片的。只有在开启夜景模式之后,魅族16s才和iPhoneXsMax之间具备一些可比性,但解析度还是差点意思。
不过,魅族16s的高光抑制做的很不错,很明显要比iPhone更好。不过我们放大看天空的部分,由于水汽散射的原因,iPhoneXsMax与魅族16s都出现了大量的灰白噪点,尤其iPhone,噪点像面粉一样铺满了整个夜空。
唯一能看的一张就是魅族16s的夜景模式,毕竟是跟谷歌NightSight学的,会根据手抖的程度调整曝光时间与多帧合成的数量。不过又是帅不过三秒,16s在高光的部分,出现了一些振铃效应和伪像,还是非常影响观感的。
总结下来,在最难的相机环节,魅族16s打的还是相当吃力的,iPhoneXsMax虽然很少犯错,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它再也不是那个难望项背的选手,至少在夜景部分,它一定不是最好的那几个。在相机环节的总结部分,我们希望抛开技术沉淀与公司体量的差异,聊一聊他们各自的境遇与挑战。
魅族在今年影像领域的全面落后,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黄章闭门造车的格局。我们回想几个今天在影像领域咸鱼翻身的品牌:比如华为和OPPO,在早期就做了影像方面的投资和预研。不管是找徕卡,还是找索尼或者蔡司。甚至规模很小的一加,在影像领域没有太多积累和经验,至少人家有决心有抱负,今年赶着把三摄上了。
而反观魅族,在它最有钱,团队最壮大的时候,却并没有选择去投资自己的未来。当今天华为拿出了RYYB,OPPO拿出了十倍变焦和屏下摄像头,身为魅族创始人的黄章,心里究竟是焦虑还是对产品本身的不满,我们都无从解读。
反观一年靠一台旗舰支撑的苹果。年的iPhoneXsMax就没有赶上超广角。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编辑有一个不成熟的猜测。这个猜测,来源于它官方的介绍页面。
在摄像头的环节,苹果所展示的所有照片都是人物肖像,没有一张是风景。所以我们猜测在去年9月,iPhoneXS系列发布的时候,苹果可能认为手机拍人像才是它最重要的应用场景,这或许能够解释iPhone超广角相机的缺失。然而一年一发的iPhone,又恰好在上半年,给了其他品牌一个充分追赶的空窗期。也着实让今年的苹果尴尬了一把。
我们推测,今年9月的iPhone新机,一定会在影像环节有所突破,甚至重新树立行业标杆。这也让我们对它在接下来SPY淘汰赛的角逐充满了期待。
商人乔布斯,艺术家黄章
纵观苹果和魅族,它们都受到了创始人非常强烈的影响。乔布斯和黄章虽然都对用户体验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但由于格局的不同,能力的差距,最终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
不过回顾近年来魅族和苹果的发展,倒有一种说法非常有趣:“乔布斯不在苹果就变差了,黄章不在魅族就变好了。”尽管这句话是个玩笑,但也一语道破了魅族的问题,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在之前的小组赛中表达的观点。
成也黄章,败也黄章。这位艺术家的坚持和执念,曾经在产品细节与用户体验上感动过一批消费者。然而在今天,却统统都成了魅族甩不掉的包袱。在格局与视野上的局限,也让魅族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就像我们开头讲到的,手机市场高度成熟,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家都完成了价格上探,多层产品组合的布局之后,魅族的16系列仍在元价格段的单打独斗,多少显得有的单薄凄凉。在商业上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
而苹果,恰恰是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乔布斯对于商业的洞察,如果不是商业的深刻洞察,可能今天我们看到苹果最成功的产品不是iPhone而是iPad,而如果是iPad,那苹果今天的高度可能就会被腰斩。
这是眼光独到的战略家乔布斯最艰难也最坚定的决策,人们通常在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jjj/7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