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走进非洲,做个短视频博主

发布时间:2025/7/28 15:50:28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原创刺猬公社编辑部刺猬公社

“油搞里头”之外,短视频里的非洲还剩下什么?

作者

陈梅希

编辑

园长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的街边市场,一位华人从摊位上拎起一袋石头,在当地,它被当作食物售卖。这位华人的外号就叫石头,身边朋友都这么叫他。

石头难以置信地拿出一块他的“本体”,用流利的西班牙语问身边的非洲小伙:“这是从地上捡起来的石头吗?”小伙子告诉他,石头从山里捡来,主要是给孕妇吃的,吃了对身体好。

可能是石头的表情里写满难以置信,非洲小伙拿来一把小刀,刮掉表面的灰土,切下一小块送到嘴里。那表情好像是在说:“你看吧,我就说可以吃,没有骗你。”

在非洲市场吃石头,图源快手截图

石头还是没敢下嘴,接过石头对着镜头喃喃自语:“这石头吃了会不会胃穿孔啊,和石灰似的。”

视频戛然而止。

马拉博是赤道几内亚的首都,也是这个国家最繁华的城市。石头逛的集市很像多年前中国的周末大集,蓝色塑料板搭起屋顶,各式各样的粮食和调味品麻袋和大盆里堆成小山。

和在非洲拍视频的其他博主相比,石头算不上大V。拍视频不是他的主业,年,他被公司外派到此前从未踏足的非洲大陆,成为这里的异乡人。越来越多人开始从短视频里看到非洲,石头在抖音和快手运营名为“石头锅锅在非洲”的账号,慢慢积攒起几十万粉丝。

在高中历史书的寥寥几章之外,在自然风光纪录片之外,在战乱新闻之外,一些属于当下的非洲图景,在作者点击发布之后被瞬间带回国内网友面前。

看不见的大陆

《新唐书西域列传》曾经记录过一个遥远的国家:“海中有拨拔力种,无所附属。”在比印度洋还要更往西、一块当时未被彻底发现的大陆上,一个名叫拨拔力国的地方,被宋祁和欧阳修编写到西域版图里。

一直到明代,在郑和多次完成航行后,东方人才最终对这片大陆有了清晰的感知。

但商品远比人走得快。早在宋代,拨拔力国出产的香料就已在波斯商人的运作下进入中国。这种由鲸鱼体内肠道病态分泌物制成的香料,被取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龙涎香。

比起拨拔力国,这个地区现在的名字索马里,或许更为人熟知。当代网络语境里,它是海盗的代名词,“索马里海盗”更像是一个固定搭配,而不是两个词语的组合。

历史的大部分页码里,非洲的命运都是如此。非洲大陆被凝练成几个关键词,例如埃及金字塔,索马里海盗,南非钻石,年后或许还有乌乌祖拉。

曾经西方眼里的东方文明大概也是如此,只是在崛起后,关键词被拆解成更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以用来寻找辉煌的理由。

踏上非洲前,石头对这里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我来之前也没有一个所谓的黑非洲和其他非洲的概念。(对非洲的了解)都是以前看到的一些电视里面的画面,很穷啊,吃不饱饭,这样一些情况。”

朋友问他去哪儿工作,得到答案后通常会有相似的困惑。“我一说去非洲,所有人的印象就是,啊,怎么去那种地方,脏乱差。”

直到真正踏足,石头才意识到,非洲是块广袤的大陆,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之间同样有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他常驻的赤道几内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贫穷。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石油资源后,当地政府做了许多基建工作,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国家中发展还算不错。

赤道几内亚的海边,图源受访者

来到非洲的第一年,石头不怎么出门,对于完全陌生的文化,他适应得很小心。直到开始拍短视频,他才时常走出去,更多地走到非洲当地生活中去。

非洲向来不缺迷人的文化。和曾经的拉美文学大爆炸一样,非洲文学在后殖民时代迎来了旷日持久的繁荣期。

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国内几家互联网资讯平台在第一时间推送的消息,用的是这位作家的英文名。古尔纳尚无长篇小说在国内出版,仅有两篇短篇小说被收录在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

相较于欧美文学作品,非洲作家在国内的知名度很低,尽管古尔纳已经是第7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作家了。曾参与《非洲短篇小说选集》翻译工作的查明建教授在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说:“非洲作家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件大好事,会让全世界的读者更有兴趣了解非洲文学,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jj/85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