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经济 >> 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中国西北干旱区
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南起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市、北至石嘴山市,为地势南高北低的黄河冲积平原。早在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古人便开始引黄河水灌溉土地。黄河水的滋养,加之贺兰山的庇护,使这片年均降水量不足毫米的干旱区变成了沃野千里、人丁兴旺的“塞上江南”。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07月,摄影/杨宏峰
从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奔腾而来的黄河,过宁夏境内的黑山峡不远,河面突然开阔起来,恣意流淌的河水穿越沙坡头向东,然后纵贯了整个宁夏平原。流淌在宁夏境内的这不足公里的黄河河段,几乎被视为宁夏的生存基础。
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中国西北干旱区,赛里木湖安静地躺在西天山的怀抱中,她的周围,是每年接受毫米降水的优质牧场。
自西向东逐渐抬升的天山拦住了从大西洋吹来的湿气团,把其中仅存的水汽全部洒到了山的西侧。于是赛里木湖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2月,摄影/郝沛
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在翻山越岭后,化作湖四周群山上的冰雪,作为封闭性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水色湛蓝、水质清澈,天色晦暗时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阳光灿烂时则如同一块蓝宝石。
宇宙的吻痕
陨石坑,用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
作为天外来客和地球亲密接触的痕迹,陨石坑被形象地称为“宇宙的吻痕”。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5月,摄影/宝丁
由于地质作用的改造以及表面的侵蚀破坏,直径20公里的撞击坑在6亿年后仍可辨识,而直径仅1公里左右的小撞击坑在百万年后即面目全非。因此,在漫长的地球岁月里,只有少数古老的陨石坑幸运儿能被保存下来,与人类相遇。
天空之镜
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西南部波托西省,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
每年的1月份是乌尤尼盐沼所在地区的雨季,降水量虽然仅仅只有80毫米左右,但这有限的降水却能使乌尤尼短暂地变为宽阔的“盐湖”——如明镜般的浅浅湖水倒映着天空,呈现一派壮丽的景象,因此雨季的乌尤尼盐沼也被称为“天空之镜”。
乌尤尼之所以被称作“盐沼”,是因为这一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降水量不足3毫米,因此它的“常态”是由厚达数米的盐壳覆盖着的巨大白色荒原。
地球伤疤
广义上的“东非大裂谷”北起亚洲西部,从土耳其南部靠近伊斯肯德伦港,一直向南延伸至非洲东南的莫桑比克海岸,跨越50多个纬度。狭义上说,东非大裂谷指的是非洲东部的断裂带。如果从高空下视,这条大裂谷仿佛非洲大陆上的一条“刀痕”——它几乎划过了非洲东部所有国家。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东非大裂谷可能充斥着阴森、幽暗的深渊。虽然名为裂谷,但其实它并非恐怖的万丈深渊。
而且,东非大裂谷并不狭窄,最宽处达多公里,裂谷中有山,也有平原,地貌千姿百态,谷底甚至有平坦的沃土。在裂谷东侧有很多死火山,勤劳的埃塞俄比亚人,在火山灰带来的肥沃土地上辛勤耕耘。
三个太阳眷顾的福地
在瑞士西南部,新月形的日内瓦湖和巍峨的阿尔卑斯山之间,延展着一片近千公顷的壮美葡萄园,这便是世界文化遗产拉沃梯田。
图文自《中国国家地理》年6月拉沃梯田被称为“三个太阳眷顾的福地”:一是天上太阳洒下的充沛阳光,二是日内瓦湖水对阳光的反射,三是石头垒就的梯田对热量的保存。为了加强地热的保存作用,有时候葡萄农还会特意在梯田表层铺上一层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