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邮票上的古琴韵律中汇文化

发布时间:2019/9/2 13:13:10   点击数:

1

澳门—葡萄牙《亭台赏琴》

(年)

年6月27日澳门(葡萄牙)邮政发行了S68“澳门贾梅士博物馆成立25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这不仅是澳门发行的第一枚小版票,也是第一套以中国国画为图案的邮票。

邮票图案采用了当时馆藏的19世纪清代画家程致远的《人物故事图册》。该册页为绢本设色,尺寸不详,原藏于澳门贾梅士博物馆,现藏于澳门艺术博物馆。

画册共四幅,内容分别包括《虎溪三笑》、《秋谷访友》、《亭台赏琴》,《山溪品茗》、人物刻画采用工笔画法,工细严谨,形象逼真。

程致远(生卒不详),字南溟,长洲(江苏苏州)人,工画人物、花果,兼作山水。艺术活动约在清乾隆中晚期左右。

其中第三张《亭台赏琴》描绘了户外松下,一高士坐于床榻之上,一童子正准备汲水煮茶,榻上横琴一张。

2

朝鲜《竹院品古》

(年)

年朝鲜邮政发行了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中国’99世界集邮展览中国故宫藏画·明·仇英《人物故事图》小全张及明信片。一共四枚邮票,这是其中的一张,另外三张分别是《松林六逸》、《吹箫引凤》、《贵妃晓妆》。

原画为设色绢本,册页。每开纵41.4厘米,横33.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册共十开。其中共有四开涉及到了古琴,而本套邮票发行只选取了其中的四开,个中有两张图涉及到了古琴。《竹院品古》是原册页中的第七开。

画中翠竹林前作一围屏,画屏一作花鸟,一作山水,款亦落于屏画边际。右二人坐湘妃竹椅。正全神贯注于鉴赏桌上所陈之古画册页,右前一童负挂轴来,中立者正捧古玩,左童则方启盒,陈瓷器于另一高士前。四周罗列觚、爵、簋、卣、罍等铜器,另有古琴、宋瓷间杂其间。二女供手侍之,秀丽端姘。屏后二童,一生炉烹茶,一于竹林空际石坪上,正置棋具,供对子手谈之用。前二犬相戏,一犬侧地举首之状,与仇氏最擅之画马形态如出一辙,正所谓得意者必常用之。值得一提的是画中包括古琴在内的诸多器物形态描绘稍大,有学者认为古器物形状明人仅从图录中得知,方有此比例之误。而笔者认为琴在当时并不鲜见,仇英在其他画中琴的比例也是毫无问题的。为什么在此图中为了配合那些青铜器将琴画得如此宽大呢?其中缘由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臆断仇英或许是想表现他所理解的古董琴吧。

《松林六逸》(年)

年朝鲜邮政发行了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中国’99世界集邮展览中国故宫藏画·明·仇英《人物故事图》小全张及明信片。一共四枚邮票,这是其中的一张,另外三张分别是《竹院品古》、《吹箫引凤》、《贵妃晓妆》。

原画为设色绢本,册页。每开纵41.4厘米,横33.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册共十开。其中共有四开涉及到了古琴,而本套邮票发行只选取了其中的四开,个中有两张图涉及到了古琴。《松林六逸》是原册页中的第八开。

该页描绘了唐天宝年间李白、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等号称“六逸”的文士结社于山东泰安徂徕山下,盘桓于松树之间逍遥自得的情景。画中一位手指高处的逸士回首与身边背琴的蓝衣童子正说着什么。

3

安提瓜和巴布达《北齐校书图》

(年)

位于加勒比海的英联邦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于年期间发行了一系列的多张《千禧年·中国古代绘画》邮票。

其中有一张邮票为《传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细节》。《北齐校书图》: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9.3厘米,横.7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画内容是北齐天保七年文宣帝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勘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画中人物神情均极生动,用笔细劲流畅,设色简朴优美,细节描绘精致入微。

杨子华(生卒不详)北齐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善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所画马尤其生动逼真,有“画圣”之称。他所画人物形象丰满圆润,有别于顾恺之的“秀滑清丽”,他的画风影响到唐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邮票截取了原画中最中心的段落,左下角一张古琴,清晰可见。

4

利比里亚《宫中图·平均音律》

(年)

年1月1日,非洲邮票大国利比里亚借千禧年之际推出一款《中国古代指科技文明》千禧年纪念小版张,内含17枚邮票,回顾了过去一千年东方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既有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也有弓弩、浑天仪、算盘等物件,还有天坛、应县木塔等古建筑。

其中令人惊奇有两处,一是该小版张中心放置了一枚看似不搭界的《清明上河图》“虹桥”片段无面值副票,变现了当时世界领先的造桥、造船技术。而另一处则是在最后一张用了中国在世界音乐史中的成就。邮票上半部分选用了《传南唐周文矩·宫中图(局部)》。该长卷为南宋摹本,乃周文矩真迹临本。绢本设色,纵28.3厘米,横尺寸不详,存残卷四段,分别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周文矩(生卒不详)建康句容人,南唐后主时任翰林待诏。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于仕女,也是出色的肖像画家,存世作品多是摹本。邮票中的琴阮合奏体裁出自该卷的第一段。

图中就古琴演奏方式而言,与敦煌莫高窟的《善事太子树下弹琴图》一样,也正是其历史变化轨迹中的一个标志性记录。弹琴仕女保持了华夏传统坐姿,跪坐在方形席子上,置琴之岳山一端于膝,而琴之雁足一端落地。此图告诉人们一个重要信息,即垂足高坐之“虏俗胡习”在当时已经非常普及了,这就预示着彻底改变古琴演奏方式的时代即将到来。邮票下半部分选用了《摘自明朱载堉〈律学新说〉平均音律》。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他还潜心记录了明代舞蹈,编辑成册。明万历十二()年,朱载堉在他的著作《律学新说》中把根号2开12次方,精确到小数点后24位有效数字,制成了最早的十二平均律。

5

澳门—中国《听琴图》

(年)

年12月1日澳门邮政发行《博物馆和收藏品——澳门艺术博物馆》邮票一套4枚,由英国印刷厂以柯式平版承印。其中最后一枚为中国画题材,即清代画家苏六朋的《听琴图》。

苏六朋(—),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父苏弈舒,善书画,苏六朋幼受庭训,亦好绘事,曾拜宝积寺名僧德堃和尚学画,后在广州卖画为生。擅画人物,也作山水、花卉,画风清净脱俗,灵动飘逸。《听琴图》为设色纸本,纵.8厘米,横厘米,现藏于澳门艺术博物馆。

图中绘三文士在庭院中欣赏琴艺,松下一人弹奏,二文士倾听。文士侧耳倾听的神情、眼神均刻画的入目三分,丝丝入扣,人物衣褶的线描清净脱俗,灵动飘逸,转合流畅,工精细致,是苏六朋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邮票并没有取整幅画作,而是别具一格地截取了原画中二人听琴的一个局部画面,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画面外琴声的妙不可言。尽管该邮票中没有直接出现古琴,但正所谓“此处无琴更有琴”。

6

奥地利《古琴——(古琴与钢琴)》

(年)

年9月26日奥地利邮政与中国邮政联合发行《古琴与钢琴》特种纪念邮票两枚。以此来庆祝两国建交35周年和莫扎特诞辰周年。

第一枚为“古琴”。画面主图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代“大圣遗音琴”正反面,背景图案春秋时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武汉汉阳古琴台旧址,清代南阳陈敬翔绘制的“琴台古韵图”局部,以及清代书法家宋湘《琴台题壁诗》碑刻图局部古琴早在距今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所记载,是我国弹拨乐器的始祖之一。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二枚为“钢琴”。画面主图表现的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奥地利维也纳式三角钢琴,邮票背景是被世界称为“深藏在欧洲的一颗明珠”的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及莫扎特写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乐谱手稿局部。钢琴是西洋乐器之王,贝森多夫三角钢琴是世界上公认三大著名钢琴品牌之一,其在低音区音色清晰而圆润,而不失浑厚。萨尔茨堡也被世界称为“音乐之都”。莫扎特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7

莫桑比克《临戴进谢安东山图》

(年)

年非洲南部国家莫桑比克邮政分别发行了《沈周逝世周年》小型张及小全张。小型张里的文字居然是简体字:“。沈周死亡的周年纪念(-)”这种表述匪夷所思。其中邮票选用了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

原画为绢本,水墨设色,立轴。纵.7厘米横89.8厘米。现为美国翁万戈所藏。这是明四家之首沈周五十四岁时临自戴进的作品,当时戴进已卒,如今戴进原作已佚,故此画可看作是沈周在参考了戴进作品后精心绘制的。

画面中间是身穿褒衣博带式长袍、头戴乌纱帽、手拄木杖的谢安,他身后跟随着四位仕女,拿着丝竹乐器。其中一位背对观众,手中捧着一张琴。

8

格林纳达《弘历观画图》

(年)

年东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全称:格林纳达属卡里亚库岛和小马提尼克岛)为纪念在中国洛阳举办的年世界邮票展览,而发行了“中国清朝乾隆帝·世界集邮展览”小全张邮票,全套共计四枚。其中第二枚邮票为《弘历观画图》(局部),右下角童子怀中抱了一张古琴。原图为设色纸本,纵.4厘米,横6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此图无作者名款,从创作手法上分析应该是中西画家的合璧之作。图中乾隆皇帝的肖像是由擅长写实画的郎世宁绘制。

笔者







































癜风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jj/756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