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理 >> 郑和七下西洋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郑和,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同其祖父和父亲一样,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他们的毕生的愿望就是去圣城麦加朝圣,即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
年,朱元璋下令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在半年之内就平定了云南全境。很多儿童成了战俘,按照惯例,都要阉割,年仅十一岁的马三保也没有逃脱厄运。
当时朱棣还是燕王,挑选马三保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了大功。朱棣登基后,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是当时内官的最高官职,赐姓“郑”之后,便改名郑和。
朱棣安排郑和出海,除了要找寻建文帝朱允炆外,还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
船队先向南航行,到达占城,然后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达到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当时还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统治该地的是“东王”和“西王”两个国王。“西王”灭掉“东王”后,手下杀红了眼,郑和船队经过时,船员有一百七十多人也被杀了。
郑和并没有报复,派出使者交涉此事,在说明了大明方实力后,“西王”不战自降,从此年年向中国进贡。
之后,郑和仍一路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也派出使者,跟随战队航行,向中国的永乐皇帝朝贡。
最后,郑和到达航行的终点,古里,即今天位于印度半岛西南端的科泽科德。郑和以大明皇帝的名义正式封当地的统治者为古里国王,从此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后再下西洋,此地都为中转站和落脚点。
返航过程中,郑和船队遇上了因犯罪逃亡海外的广东潮州人陈祖义,陈祖义先是在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的手下当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
郑和经过时,陈祖义正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抢劫,他找了五千多人,战船二十多艘,准备趁官军不备突袭郑和和旗舰,扰乱中枢打乱明军部署。最终被训练有素的明军一举攻破,陈祖义被活捉。
为纪念此次航海的完成和清除海盗行动的成功,朱棣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斩首示众,警示他人。
前六次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拜访的国家包括今天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这也是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的最远地方。
年,朱棣去世。
年,宣德帝朱瞻基派郑和再下西洋。
在归航途中,郑和病倒后去世。
郑和曾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和平交流,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强大,开明的国家的真实面貌。
六十多年后,一支由四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又来到了古里,率领者名叫达伽马,所到之处遍插葡萄牙标注,宣示主权,遵循西方殖民者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