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1月24日广东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新

发布时间:2023/3/29 17:14:30   点击数:

截至1月24日24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天津2例,上海2例,广东2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例(吉林67例,黑龙江35例,河北11例,北京3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5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核减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2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核减1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5例(境外输入16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85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8例(境外输入1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7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月24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分别来自美国和墨西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9例,广州报告4例,2例来自美国,其余2例分别来自印度和阿联酋;深圳报告2例,均来自莫桑比克;珠海报告1例,来自乌克兰;佛山报告1例,来自沙特阿拉伯;湛江报告1例,来自新加坡。新增出院2例。

截至1月24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43例。

新冠病毒3D影像曝光

第一次,包括中国科研人员在内的一支国际团队“拍摄”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

01:58

在纳米尺度的图像上,平均直径不到纳米的新冠病毒像一颗奇异的星球,表面分布着可以自由摆动的刺突蛋白“触手”。在“星球”内部,超长的核糖核酸(RNA)链致密缠绕在有序排列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上。

1月21日,这一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实验室和奥地利Nanographics公司、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伊万·维奥拉团队合作的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问世。

对人类来说,新冠病毒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它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大家庭,是过去18年里第三种导致人类大规模感染的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感染人体。刺突蛋白像一把“钥匙”,细胞上的ACE2受体则像一把“锁”。钥匙开了锁,病毒才能进入细胞。开发新冠疫苗的主要目标也正是阻止钥匙打开锁,以防病毒感染细胞。

最新3D影像展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过程:在入侵的那一刻,新冠病毒与受体结合,并与细胞膜发生了膜融合。

李赛研究团队23日向记者介绍,研究发现刺突蛋白具有柔性,可以像链锤一样在病毒表面自由摆动。刺突蛋白摆动的特征会让新冠病毒在攻击细胞时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刺突蛋白同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

视频形象展现了刺突蛋白与新冠病毒膜切线垂线的夹角,以及刺突蛋白在病毒膜表面摆动的角度范围。

早在去年9月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就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实验室与浙江大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课题组的合作成果。

他们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全病毒三维结构。这一研究成果,为最新的3D病毒科普影像提供了基础。

经多聚甲醛灭活后的新冠病毒冷冻电镜图片(李赛实验室供图)

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中,灭活新冠病毒被置于冷冻电镜下,每旋转3°拍摄一张照片,总共拍摄41张,随后进行立体重构,就像给病毒做“全身CT检查”。

团队还向病毒内部“打手电”,穿过囊膜,清晰地照亮了病毒内部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排列结构,展示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形象。

冷冻透射电镜是目前结构生物学广泛使用的科研利器,它以电子为“光源”穿透病毒样品,以获得病毒内部的结构信息。

灭活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李赛实验室供图)

基于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解析的病毒结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3D渲染技术制作出了精细的新冠病毒3D影像,让我们得以一窥病毒的内外全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视频中病毒对比鲜明的颜色并不代表其真实颜色,只是3D渲染的效果。

对新冠病毒结构的解析,也让疫苗和中和抗体研发更加“有的放矢”。比如,李赛团队观察到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分布随机,且处于多种状态。如此复杂的抗原分布,使得在开发疫苗和中和抗体时,必须考虑刺突蛋白在病毒表面的具体分布和结构。

李赛告诉记者,此前有机构发布了一些关于新冠病毒的假想3D模型,但存在大量错误,比如刺突蛋白的分布和病毒整体的比例不对。研究团队希望能让病毒形象的每一个细节都尊重病毒的前沿科研发现。

李赛团队照片(李赛实验室供图)

去年8月,看到李赛实验室提交在生命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的科研成果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视觉团队主动联系,希望可以共同创作更科学、更真实的新冠病毒科普影像。

双方一拍即合,利用各自的结构生物学、病毒学特长和图像处理及编程优势,经过数月远程沟通构造了病毒的真实3D影像,并由奥地利Nanographics公司最终制作成视频。

“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发表论文的成果,但我们花了如此多时间制作这些新冠病毒影像材料的初衷,就是为了展现病毒真实形象,并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作为疫情防控宣传和科普教育材料。”李赛说,在一些国家仍有人质疑新冠病毒的真实存在,这些影像将是证明病毒存在的科学论据。

天津一批美国进口啤酒

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1月24日,天津市宁河区在对辖区某物流公司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一批美国进口啤酒整托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该批货物未流入天津市场,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已出结果的16人结果均为阴性。

经查,涉疫啤酒原产地为美国,于年10月20日至年1月6日,分批从美国进口运抵天津港,并运至宁河区某物流公司仓库,在对工作人员、货品及外环境等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2份啤酒整托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他结果均为阴性。1月24日,经天津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仍为阳性。

截至1月24日12时,已对库存涉疫货品进行封存,未流入天津市场,已开展对该货物及环境的终末消毒。现场工作人员均采取了防护措施,为安全起见,已对存在暴露风险的工作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32人实施管控并采样,16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他结果待出;对园区相关企业人实施居家隔离并采样,结果待出。相关流调排查及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

舟山普陀一企业进口冻红虾外包装等

样本核酸阳性

1月24日,舟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

通告

年1月23日,我市在对普陀某企业进口的阿根廷冻红虾检测中,发现集装箱内壁及货物外包装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市、区防控办第一时间启动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厂区进行封闭管理,对货物信息进行溯源,对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5名直接和间接暴露人员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名厂区其他人员落实集中健康观察和居厂观察措施,不在舟人员已通报当地落实管控。对相关场所外环境、车辆进行全面管控和消毒,对涉及车辆及货物全部封存。我市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先检测、后入库”要求,厂区货柜内所有货品均未卸货,有关货物均未流入市场。1月24日,在舟相关人员及外环境样品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不要采购没有“三证一码”的进口冷链食品。清洗加工冷冻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和烧熟煮透。同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倡导公筷公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舟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1月24日

医院在门把手上

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

1月24日,医院发布通告称:该院在对发热门诊开展例行环境监测中,在一门把手上发现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

根据防控要求,医院从即日起停诊,并对相关人员开展追踪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14名接触过该门把手的医护及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l/83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