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三亚市北山村积极探索ldquo非遗

发布时间:2021/9/11 16:12:39   点击数: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03/5897881.html

将黎族腰织机的一端固定于腰部,另一端用脚抵住,五彩斑斓的线条在一穿一梭间绘制出美丽的图案……8月24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吉菊莲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北山村黎锦合作社),社长吉菊莲“一招一式”展示着织黎锦步骤,几名村民站在一旁,观摩学习这一传统技艺。

“今天我们接到了新订单,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一名老师想购买18幅黎锦挂画。”吉菊莲开心地说,有订单意味着有收入,大家的干劲很足。

非遗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三亚市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保护各类非遗项目,积极打造“非遗+旅游”“非遗+艺术”等跨界融合的新型乡村产业,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北山村正是其中的典型。

作为出生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姑娘,吉菊莲自小跟着长辈学织锦。年嫁到北山村后,她发现村里不少姐妹也喜欢黎锦,大家农闲时一起讨论织法,还一起参加黎锦培训。年,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符玉梅的鼓励和海棠区政府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北山村黎锦合作社,这也是海棠区第一个黎锦专业合作社。

北山村黎锦合作社成立后,时常举办黎锦制作技能培训班,不仅免费向学员发放织锦工具,还通过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帮助大家学习黎锦文化,提升织锦技艺。“一方面,我希望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人看到黎锦;另一方面,这也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途径之一。”吉菊莲说。

如今,北山村黎锦合作社吸引了14名村民加入,摸索出了“在家织锦,在家创收”的模式,在带动黎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织娘们在家就业,实现增收。

“以前在家只能照顾孩子,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北山村村民羊月庆说,经过系统的学习,她的黎锦技艺有所提升,不仅能通过制作、销售黎锦产品赚钱,还到学校担任黎锦老师,每个学期大约有元收入。

不仅如此,合作社也成了北山村乡村文化旅游的一个展示窗口,将黎族传统手艺和特色民风民俗展现给更多游客,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l/810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