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理 >> 今天才发现,原来印度洋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
印度洋(Indian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包括属海的面积为.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8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万立方千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9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米。最深为米。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位置范围
印度洋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特的经线同大西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太平洋联结。印度洋的轮廓为北部为陆地封闭,南面则以南纬60°为界,与南冰洋相连。
印度洋的主要属海和海湾是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大澳大利亚湾、莫桑比克海峡等等。
印度洋有很多岛屿,其中大部分是大陆岛,如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留尼汪岛、科摩罗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为火山岛。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以及爪哇西南的圣诞岛、科科斯群岛都是珊瑚岛,马达加斯加岛是南回归线穿过最大的珊瑚岛。
印度洋海沟
名称深度阿米兰特海沟米蒂阿曼蒂那海沟米爪哇海沟米维马海沟米鄂毕海沟米毛里求斯海沟米查戈斯海沟米
交通要道
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
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再加上大量的过境运输,使印度洋有较大的运输量,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印度洋航线
印度洋的航运业虽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发达,但由于中东地区盛产的石油通过印度洋航线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因而印度洋航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印度洋上运输石油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欧洲和美国。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一条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
霍尔木兹海峡在印度洋航线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90%从此海峡运出,因而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
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印度洋东西间一条最重要的航道,运输量巨大,它将西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与远东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根据NOAA数据,印度洋的面积为万平方千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体积为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8%。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9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米。最深为米。
印度洋名称的由来
印度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西洋”。我们平常所说的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
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年)曾称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为“红海”。初时指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红海,以后穿过曼德海峡发现还有更大的海域,遂用这个名称泛指整个印度洋。
到古罗巴时期,印度洋被罗马人称为“鲁都姆海”,但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希腊语“厄立特里亚”的意译,也是“红海”的意思。
同一时期,印度洋还被人称为“南海”、“东海”等等。直到15世纪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达·伽马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个大洋后,才开始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这个名称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通用的名称。
印度洋上的资源
印度洋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矿产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其次是澳大利亚附近的大陆架、孟加拉湾、红海、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海域及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等海域。其石油总产量约占海上石油总产量的1/3,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
另外,印度洋的金属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主要以锰结核为主,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印度洋主体位于热带区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彩。
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的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波斯湾的巴林群岛、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沿海还盛产珍珠。
印度洋上的三颗明珠
塞舌尔与马尔代夫,以及毛里求斯同被列为印度洋三颗明珠。
塞舌尔是坐落在东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个大小岛屿组成。塞舌尔风景秀丽,全境50%以上地区被辟为自然保护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毛里求斯岛由火山爆发形成,浅海为珊瑚礁环,作为火山岛国,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景色颇为壮观,海岸线长公里。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由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其中个岛屿有人居住,被称为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马尔代夫是亚洲第二个小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珊瑚岛国,亦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贸易往来十分发达,早在汉朝就有了丝绸之路,而海上贸易则是早在唐宋时期便在印度洋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影响延伸至十六世纪。如戈雷多曾说他在印度海岸发现许多中国人的商站。另一本葡萄牙著作说据霍尔木兹人讲中国船很多,仅一次涨潮就有艘中国船进入海峡。在郑和海上远征中,通过军事威慑和和平贸易,使许多印度洋国家成为明朝的藩属,构成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包括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西南海岸,霍尔木兹,亚丁和非洲东海岸的三座城市:摩加迪沙,孟巴萨,拉瓦尔。这些城市控制着通往西亚,东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当时阿拉伯商人垄断印度洋贸易的时代已经过去,而葡萄牙人要到年才能来到,中国有一个世纪的时间控制印度洋贸易,进而使印度洋成为明朝的内湖。而让印度洋成为明朝内湖的功臣是郑和,这里说的内湖只是势力范围,并不是实际占领的领土。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这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你们感受一下,是不是印度洋成为中国的内湖。根据这个下西洋图有网友画了明朝势力范围图,你们再感受一下:是不是你和你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从这个图上看,确实印度洋成为了明朝的内湖,不过这仅仅是势力范围。把印度洋化为内湖的功臣还有一个就是明朝的藩属国,如果只是通过贸易,控制力没有那么强,很多印度洋沿岸国家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明代中国藩属国:朝鲜、越南、日本、琉球、老挝、柬埔寨、缅甸、暹罗(泰国)、爪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锡兰(斯里兰卡)、廓尔喀(尼泊尔)、不丹、马六甲(马来西亚)等都是中国的藩属国。附上一张十五世纪亚洲全图,你们感受一下:由此大明将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成为世界性海上强国,并控制海上丝绸香料之路。西方人将没有机会建立在亚非的霸权。但这一切都随着海上远征的结束化为泡影。尽管朝贡贸易仍在继续,印度洋上还有许多中国私人商船,但中国已丧失了对印度洋贸易的控制。失去强大的海上威慑力量,外国商人便不愿按官方比价买卖并接受纸币,从事朝贡贸易因此无利可图而减少,而明明朝与北印度洋各国的外交关系也随之疏远。同时,没有海上护航的商船队是没有安全保障的。仅在年7月7日一天,便有五艘中国商船在马六甲海峡遭到海盗抢劫,他们却得不到祖国的任何保护。 将水师撤出印度洋的明朝已无力保护它的北印度洋藩属。郑和远征结束不足一个世纪,北印度洋朝贡圈已土崩瓦解。对于明朝海上霸权的辉煌,就这么土崩瓦解,真实扼腕叹息啊。无论何时领海权以及海上力量不能丢。历史课堂内外
我们立足中学历史课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众历史素养!课件和试题每天免费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