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理 >> 大棋局中国篇时隔五百年,东方文明重返此地
年,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已构成威胁。
时隔六年,当美国在中东逐渐实现对俄罗斯的围剿后,奥巴马做出了美国二十一纪 的战略调整:重返亚太。根据五角大楼的报告,美国将在年前后把全国60%的海军部署在太平洋的前沿基地。
美国在太平延的前沿基地在哪?当然是西太平洋,一二岛链全在那里!
毫无疑问,奥巴马重返亚太的战略是要围堵中国。而导致美国做出这一战略调整的原因,主要是白宫战略决策层对中国做出了严重的战略误判。翻开美国于上个世纪末制定的全球战略,在中国一栏的结语中赫然写道:
中国,并非全球性国家,而是地区性国家!
从后冷战时代的情况来看,美国战略规划层的判断并无大错。原因有两点: ,当时的中国经济缺乏创新力,会长期依赖发达国家的投资。第二,海军是 能够向全球任何地方投送影响力的手段,而当年的中国海军别说向全球投送影响力,咱连日本海自都比不过。因此美国判断,中国五十年内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场宿命轮回的金融风暴,竟成了中国绝地逆袭的千载良机。当腾飞的中国经济不断拉动军事实力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后,美国才猛然发现,彼时弱小的中国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并且正在用自己的意志与实力着手改造世界大棋局...
中国战略反攻方向:东进OR西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环境既是压力,也是一种经验指导。这种背景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固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国长期重视陆权而忽视海权,最终导致近代的沉沦),但也在同时也为我们民族前进指明了方向。
通过上千年的史案积累,我们把国家在国际环境中前进的方式定义为远交近攻。中国在21世纪策划的全球战略,正是远交近攻!
众所周知,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美国不仅打造了两条封锁链,还带着咱周边一帮国家高唱反华战歌。如此险恶的战略环境,中国要想改造世界,首先要进行突围,怎么办?在“近攻”的基础上加八个字:以利诱之,分化打击!
中国在东亚需要突围的方向有两个:东北亚和东南亚。
年,中国试图以中日韩自贸区绑架三国经济,用利益共同体催动日韩脱离美国,但结果以美国策划日本政坛动荡而告终。随后,中国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东南亚身上。
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七年后,中东双边自贸区贸易总额高达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业已成为与北美自贸区、欧盟自贸区比肩的世界三大自贸区,且增长率高居世界之首。
有了利益捆绑,中国在东盟内部拉拢一批(柬埔寨、老挝),分化一批(印尼、大马、泰国),打压一批(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最终再施以雷霆手段稳定 ,完成整合东南亚的战略。
当东南亚大局已定后,东北亚战略又重新提上日程。
近期的情况大家也看见了,朝韩重启高层谈判,半岛趋于稳定;总理访日,中日修好,三国自贸区也随即再次浮现。至此,中国已完成在东亚的战略突围。
既然突围完成了,接下来就该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可重点是,反攻的方向在哪里?
早些年时,有人认为中国应长期奉行“东进”战略,突破第二岛链,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但是,所谓的“东进”战略带有很明显的冷战色彩,中国所得的利益其实不大。中国真正的反攻方向,应该在西部,即经济派战略学家提出的“西出”战略。
中国选择“西出”战略的原因有三点:
,中国经济命脉在西部。年,中国海上贸易总额16.8万亿元,占GDP的1/5。而在所有航线中,有三分之二走的走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南海。这条线,全在西部。
第二,瓦解美国霸权。戎评在《美国篇》说过,欧亚大陆乃全球地缘的核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要想瓦解美国的霸权,必须要从欧亚大陆着手。中国往西走,正好向欧亚大陆辐射影响力!
第三,东进战略太过激进,分庭抗礼的态势一看就要和美国争霸,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容易引起美国的强烈打压。再说了,欧亚大陆再加上非洲有一百多个国家,美洲才几个?孰轻孰重咱掂量得清。
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因地布局。
得非洲者、得天下
从南海到马六甲海峡经安达曼海,越过浩瀚的印度洋印度洋最终到达广袤的非洲,中国西出战略的目标之一。在这片黑肤色的大陆上,未来经济市场与丰富的矿产资源,就像一处天然的藏宝之地,只不过到了21世纪才被世人发现。
据统计,非洲十四种主要资源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金、铬、铂族、锰、钴、铝土矿、磷等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占居首位,分别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87%、89%、56%、50%、30%和62%;金刚石、铀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位;煤、石油、铁等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四位。
正因为非洲的资源如此丰富,当时坊间有句名言:得非洲者、得天下!而这么一块极具战略资源的大陆,咱中国自然也不会错过!
同样是为了开采资源,中国走的路与西方皆然相反。美国搞的还是强盗政策,要么扶持政府,要么扶持军阀势力,反正在当地找到代言人后就直接开抢。而中国还是奉行的那套屡试不爽的招数:经济开路,利益捆绑。我帮你搞基建、搞经济,你拿资源做交换,咱一举两得谁也不贪谁的,这招叫可持续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中国在非洲的布局有两棋。
棋,高官政治路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意在非洲领导层打下契子。怎么做的呢,招生!没错,就是招生,那时候西方除了抢资源,没人愿意跟黑叔叔哥俩好。而中国却抓住这个漏洞,为非洲的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
有人嘲笑咱们,说中国居然在傻不拉几的黑叔叔身上浪费教育资源。可他们也不动脑子想想,那年头能从非洲来中国留学的,都是潜龙在渊的厉害角色,假以时日,必定飞龙在天!
比如留学于北大的穆拉图,后来成为埃塞俄比亚总统;又比如留学于国防大学的卡比拉,后来做了刚果(金)的总统;再比如浙江师大的图瓦德拉,后来当选为中非共和国总统。
再给大家吹一波南京陆军学院,很多西方媒体黑他是国际间谍学院。天地良心啊,南京陆指不培养间谍,只培养政要。在这所学院里,至今已走出5位非洲总统、1位副总统、1位总理、8位国防部长。而他们在掌权后,都无一例外的走亲华的外交路线。
第二棋,经济民众路线。咱中国有句俗话:”要致富,先修路“。对于任何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这句话都很管用。
在非洲,中国已经修建了坦赞铁路、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数十条铁路。尤其是后面两条铁路,简直是援非战略的神来之笔。众所周知,运输线意味着货物集散。当亚吉和蒙内铁路修建好后,我们立马沿着铁路线帮非洲搞工业区。这一招有三个优势: ,合理利用资源,增加铁路运输量;第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并为政府带来税收;第三,极大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依赖度。
除此之外,中国还根据改开40年的经验,因地制宜的为不同的国家规划不同的经济发展路线。
比如埃塞俄比亚,那地没出海口,农业更是一片凋零,穷得连鸟都不愿意拉屎。但它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平均海拔近米,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多地形雨,水资源丰富,完全是个天然的水塔,如果利用得当,埃塞俄比亚将成为整个东非的经济发动机。
于是,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上游修建了大型水电站,利用水流落差发电,使东非水塔变成电塔。然后又在旁边的吉布提铺上电气化铁路,沿线再建立工业产业园区。资源有了,交通有了,基建有了,招商自然就便利得多。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这简直是中国改开初期招商引资的翻版啊!
中国两棋走下来,左手高官、右手平民,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全盘系于中国一身,这些国家还不得死心塌地跟着中国?而咱们既赚了资源,又得到了军事基地,还帮助非洲一大批穷苦老百姓脱贫致富,闷声发大财呀!
所以,美国的大兵们,非洲小伙伴为什么喊你们滚蛋心里就没点B数吗?
钳制日本的秘密
说起非洲,戎评不得不提到我们曾经的死对头——日本。
年,在日本的主导下,非洲开发会议首次召开,对标的是中非合作论坛。年,安倍在第三届非洲开发会议上宣布:未来向非洲制造业、医疗保健、培训等行业投资亿美元。
一次砸出亿美元,确实是大手笔。但日本会有这么好心吗?肯定不会!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非洲稀有的矿产资源,才是日本真正的目的。
在戎评的 篇文章中,有朋友说咱们太乐观了,仅凭一次访问就认定日本投降言过其实。的确,一次访问的确说明不了啥问题。但如果是我们捏住了日本的命根呢?嘿嘿,没错,日本的命根正是在非洲的资源!
这里需要给大家介绍一种矿物质产品——钴。
钴是一种 科技不可缺少的元素。电能大家都知道吧,现代文明的基础。而未来的新能源三元电池以及核聚变电站,都需要钴。此外,钴还在新材料、特种钢材、航空发动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全世界钴储量仅万吨,其中有万吨在刚果(金),占全球钴储量的48%。那么,刚果、钴与中日有什么关系呢?
事情,还得从一家美国企业说起...
年12月,美国Freeport-McMoRanInc自由港麦克米伦公司(以下简称自由港)发布第四财季报告,净亏损38亿美元。次年Q1季度,自由港再次亏损41.8亿美元。连续两个财季亏损,负营收近80亿美元。再这么搞下去,公司迟早完蛋。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自由港董事会作出决定,出售位于刚果(金)的Tenke铜钴矿场,套取现金以维持公司运转。而腾科铜钴矿,正是全球 的产钴矿场。
自由港放出消息后,全球 钴产矿场的魔力,让整个日本为之一振。上至首相、下至谈判企业立志要拿下腾科矿区。为了这个交易,安倍晋三甚至还专门去了趟非洲与美国。
但谁也没料到,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正是洛阳钼业。
据传,当时刚果总统卡比拉出面,以主权国的身份要求自由港把腾科矿区转让给洛阳钼业。而此刻的美国,正在进行大选。自由港数万名员工的背后,意味着近十万张的选票,这对当时因邮件门而颓势尽显的民主党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港能不能顺利卖掉腾科矿区,拿到活命的资金,给上万名员工发薪水,让这些职工和家人把选票投给民主党,成为了美国机构必须完成的任务。
所以,在美国和刚果的联合批准下,洛阳钼业收购腾科矿区的并购案火速完成。
年6月1日,中刚达成资源战略合作,洛阳钼业—腾科矿区股权正式完成交割。至此,洛阳钼业成为全球 的钴矿生产商,再加上中国是第二大钴储存量,全球钴价走向尽在中国掌控之中。从这天开始,日本迎来了审判日!
钴在新能源电力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新能源电力又是日本未来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相继丢掉了造船、家电、电子产品等传统领域的霸权,新能源汽车更是被中国狂甩十条街。如果不能顶住中国这轮猛攻,日本企业就将彻底被挡在高端制造业的大门之外。
对日本来说,虽然同样能在国际市场上买到钴矿,但是在以相同价格进口的情况下,用人成本更高的日企根本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能否拿下腾科矿区,将决定日本数千家企业的命运。
但是,日本失败了...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 钴矿生产商,一旦我们通过减产来推高钴价,用不了多久,日本所有跟钴有关的产业都将在中国企业的冲击下破产倒闭。这包括了几乎所有电池企业,生产包含涡轮叶片的航空动力企业,以及一些关系国家安全的特种行业。
当然,我们中国也不是不讲理的,肯定不会故意去搞你,前提是你要听话。咱们的攻势外交就是这样,左手大棒、右手甜糖,一棒子打下去再塞颗糖给你,不怕你不听话。你看,安倍今年不就彻底怂了吗?
话又说回来,小日本在非洲跟中国唱了几十年对台戏,一直亦步亦趋,中国做啥他做啥。咱们修铁路,他也修;咱们投资建厂,他也跟着搞。结果咋样?前两年召开非洲开发会议时,肯尼亚总统发言稿上明显写着“感谢脚盆”,结果估计那哥们念顺了,开口就是“感谢中国”。安倍在旁边那个脸啊,拉得跟驴似的。
还有吉布提,我们在那驻个军,日本表示也要凑热闹,立马派了一个营的后勤保障部队。我说小日本你可真秀逗,吉布提上面写个后勤保障基地,你以为中国搞的真是后勤基地?看看驻军,清一色的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搞啥的?两栖登陆、泛水突击、机降夺岛,那可是赤果果的进攻性力量,是你自卫队那几颗歪瓜裂枣能比的?这不,美国空军把状都告到咱国防部了,说解放军在吉布提上空搞他飞行员,咱国防部直接回一句:放屁。至于事儿真事儿假,你猜啊!
兔子,来来来,给大家伙解释一下:装甲车、自行火炮、海军陆战队,你告诉我这是后期保障部队?
等等,吉布提好像很重要。向北走是哪里来着?没错,是欧洲!
重返欧罗巴!
13世纪,当蒙古的铁蹄与弯刀以寸草不生之势席卷欧罗巴大陆时,日升的东方,是希腊神话中的塔纳托斯(死神)!
时隔七百年,这股东方最强大的势力再次卷土重来,于南欧比雷埃夫斯港登陆。然而,与上次不一样的是,曾经的死神已成为欧洲 的救世主.
从吉布提出发,向北走四千公里,穿过曼德海峡与狭长的红海,经苏伊士运河直跨地中海, 抵达欧罗巴大陆。这里,不仅是中国西出战略的目的地,也是东亚文明史上最强战略的落脚点...
重返欧罗巴:登陆比雷埃夫斯
5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抵达北京,开启了她任期内第11次中国之旅。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这位已统治德意志13年的女总理,从一举一动中都散发着儒雅、和善、亲民的高贵气息。而她近乎一年一次的访华,更让我们坚信:默克尔率领下的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强的伙伴。
虽然默克尔确实对华友好,但她却无力改变中德两国因利益而产生的间隙。事情,还得从9年前那场惊天危机说起...
年12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短短4个月,危机的雪球越滚越大,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先后遭殃。然而,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却落井下石,接连下调希腊等债务国的信用评级,引发市场空前恐慌,欧债危机全面爆发!
在所有主权国中,希腊危机最为严重。截至年,希腊政府、民间、企业、银行的所有债务,超过公共收入的%。如果希腊破产,破裂的泡沫将席卷整个南欧。当时欧洲多国扬言,如果欧盟放任希腊债务危机不管,将退出欧元区。
此刻,欧元的生死存亡,全然系于希腊一身。
虽然IMF和欧盟先后向希腊注入2亿欧元资金,并免除亿债务。但重点是,如何挽救市场对欧元的信心。换而言之,欧洲需要强大的外援。
放眼全球,当时能支援欧洲的只有三个:美国、日本、中国。
欧债危机的幕后推手正是美国,所以欧盟不报希望。而日本只是一条狗,链子还在主人手里,自然不敢越俎代庖。所以,中国成了欧盟 的希望。
说老实话,当时欧盟找上中国纯粹是忽悠人,只见满口的仁义道德与中欧友好,完全不见实际利益。这种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事,咱中国才不会傻到当冤大头呢。既然你藏着掖着,那我就自个挑。随着中国在希腊南部画了一个圈,比雷埃夫斯港成了筹码。
东欧大陆的幕后黑影
年7月5日,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北京表示:政府已经同意向中国中远集团出售比雷埃夫斯港的67%股份,运营权限为35年。
比雷埃夫斯港是个好地方呀,它是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地中海 的港口,不过重点还是铁路。希腊的西北就是马其顿,年,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重启停运三年的赛贝科铁路。而在此前,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就已经启动了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项目。
至此,中东欧铁路网基本贯通,中国在东欧的布局随即也浮出水面。
翻开中东欧铁路网大家会发现,凡是铁轨所辐射的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中国—中东欧1+16对话合”成员国。
中国的布局就是先用欧债危机把比雷埃夫斯港这个筹码提出来,然后修建匈塞铁路,打通中东欧铁路网, 再拿下比雷埃夫斯,这样中国和16国之间就有了除陆陆中欧班列外,还多了一个海陆联运港口。如此一来,中国就可以通过经济利益把16国牢牢绑在一起。所以当时的比雷埃夫斯港,被誉为一带一路的掌上明珠。
其实,法德两国当时只是想坑中国的钱去买中东欧各国的烂账,救欧元区于水火之中,从而使中东欧各小国紧紧团结在西欧列强的身边。谁曾想他们不仅没有骗到钱,反而还被中国摆了一道,丢了比雷埃夫斯,16国直接跑去跟中国浪,理都不理他们,你说法德两国气不气?釜底抽薪啊!
除了中国,东欧大陆上的幕后玩家,还有美国。
在美国、沙特、以色列合谋的中东计划中,只要打下叙利亚,沙特将扶持逊尼派上台。而后,美沙会共同修建一条从南部港口多哈出发,穿越波斯湾,经约旦、叙利亚、土耳其,在南欧希腊登陆,再纵跨巴尔干半岛与东欧各国对接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美国修建的这条中南线,也把德国摆了一道。
蓝色线路为中南线
众所周知,德国与俄罗斯关系非常好,不仅普京同默克尔经常秀“恩爱”,前总理施罗德还跑到俄罗斯石油公司当董事会主席。一国前元首跑到他国当公司一把手。这在世界政治中非常罕见,两国关系可见一斑。而两国亲密无间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能源利益。
长期以来,欧洲的天然气都是由俄罗斯供应的。而从俄罗斯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有三条,乌克兰线输入东欧与西欧、北溪线输入北欧、南欧线输入南欧。在三条线中,北溪线与乌克兰线的中转站都在德国。这相当于德国掐住了欧洲三分之二的能源命脉,搞得东欧诸国不得不看德国的脸色行事。
现在美国策划的中南线,正好削弱了德国在能源上的影响力。只要这条线搞成功了,东欧、南欧那帮早就看德国不爽的小弟还不吵翻天?不用说,这也是美国分裂欧洲的阴谋!
法国和德国一直致力于欧洲统一大业,结果中美却带着原本就不听话的东欧、南欧玩自己的,这么搞下去欧洲还怎么统一?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下面这一幕——
默克尔在慕尼黑峰会上放话:欧洲不能再指望美国保护,必须自己掌握命运!
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在法国说:中国不要试图分裂欧洲!
此外,亲美的加布里尔还指责道:中国现在主推的大战略,正在破坏西方世界的秩序!
没错,德国外长口中的大战略,正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魔力
现在网上有种言论,说随着高铁、石油天然气管道、磁悬浮列车、高速公路的相继诞生,使陆上投送能力和机动水平, 次具备了超越海上交通的实力。因此,海权将会逐渐落寞,取而代之的是陆权崛起。
在戎评(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l/1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