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桑比克 >> 莫桑比克地产 >> 生活滑落谷底怎么办十四岁男孩讲述如何拯救
自己的人生滑落谷底是怎样的感受?
旁观者自然是轻描淡写。身处灾难当中的自己,感受就像灾难一样。
对于当事者来说,就是灾难。
年马拉维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
非洲大地上的饥荒,可不是挨饿那么简单。
父亲只喝井水充饥,为了给孩子多留下一口粮食。
母亲做好了打算,粮食耗尽,用自己的肉喂养子女。
这些人选择守住自己为人的底线。
更多的人选择洗劫别人的谷仓,抢夺路人手中的粮食。
这些施暴者是你认识的人,你的邻居,同乡。
曾经在市集上向你投以友善微笑的人。
他们掠夺的不只是谷物,是你的生命,是你孩子的生命。
他们抢走的是你的将来。
善良的人们,除了饥饿,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这里的人民为什么要遭遇这一切,是因为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吗?
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繁衍了数不清的世代。
顽强的生存至今,虽然无法征服自然,但是人们已经能够与之和平相处。
从来都是祸不单行。灾难最擅长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让人们无从招架。
贪婪是这次饥荒的祸根。
资本家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种植贩卖烟草能获取暴利,他们不惜砍倒荒芜土地上珍贵的树林,为了燃烧木材烘干烟草。
雨季来临,土地失去了树林的保护,雨水灌入田地,此时正是这里的播种时节。
非洲大地上,只有雨季和旱季。暴雨过后必有久旱。
没有雨水,来年无法播种,再往后的一年,将会颗粒无收。
只是旱灾,饿不死这里的农民,他们祖祖辈辈都了解这片天空的秉性。
他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毫无耐心。
农民深知,自己比天空更擅长忍耐。
如果有今年的收成,他们只要等待,雨季迟早会失去耐心,再次到来。
可是今年的收成呢?还没有发芽,已经被灌入农田的雨水冲走了大半。
即便如此,看天吃饭的农民,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患,总是尽量储备余粮。
他们哪怕每天只吃一餐,依然可以挨到旱灾结束。
所有指标都显示,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敦促马拉维政府要把多余的谷物卖给莫桑比克和科尼亚。
提供指标的是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又是由谁掌控?还是资本。
马拉维政府照做了。
他们为什么要遵从别人的指示治理自己的土地,因为马拉维是一个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援助的国家。
农民按照马拉维政府的要求,卖掉了余粮,结果呢?
水患来袭,紧接着是20年一遇的旱灾。
引用影片中的一句话。
等到大雨停歇,阳光重现,马拉维将面对漫长的饥荒。
20多年前,威廉的父亲柴韦尔曾经是一位商人,被朋友戏称为教皇,因为他是整个市场上最诚实的人。
一个诚实的人,很难成为成功的商人,但是柴韦尔成功的娶走市场上最美的姑娘。让所有比他优秀的年轻商人都佩服不已。
他们更没想到的是,柴韦尔带着漂亮的妻子,放弃了自己的生意,回到家乡,和哥哥约翰一起开垦土地当上了农民。
约翰曾经告诉年轻的柴韦尔,将来他们会种植烟草,烧起来的味道和牛奶巧克力一样,一公斤就能卖好多的钱。
如今柴韦尔的儿子已经14岁了,兄弟二人的田里仍然种植着玉米。
即便他们种出牛奶巧克力一样的烟草,也卖不出好价钱,因为马拉维的整个烟草行业都在南迁。
给柴韦尔梦想的约翰呢?却在劳作时,一头栽倒在田里,去世了。
约翰的梦想,在柴韦尔眼里,更像是一种欺骗。
约翰的土地上有大片的树林,它们守护着坎宽巴兄弟辛勤开垦的农田。
种玉米的收入虽然不及烟草,但是勤劳的坎宽巴兄弟还是过上不错的日子。
他们扩建了房屋,有结实的铁皮屋顶。
柴韦尔甚至拥有一辆自行车。
在妻子的坚持下,柴韦尔让大女儿读完了中学,母亲还在想尽办法筹集女儿上大学的资金。
如今威廉也进了中学校门。
约翰也有后代,他把得来不易的土地留给了大儿子杰里迈亚,一个赌徒。
他为了偿还赌债,凑够赌本,把土地上重要的树林卖给了烟草公司。
柴韦尔恳求杰里迈亚,赎回树林,戒掉赌瘾,赌博是一件糟糕的事。
侄子却告诉他,其实大家都是赌徒,在这片喜怒无常的天空下种庄稼,本来就是一场豪赌。
杰里迈亚的回答,让柴韦尔无言以对。
暴雨来临,农田被冲刷得一片狼藉。
柴韦尔带着威廉去了市场,那里有位曾经和柴韦尔一起经商的伙伴,这位朋友在烟草公司中颇有门路。
柴韦尔恳求朋友,帮他说服烟草公司,赎回杰里迈亚的树林。
朋友却忠告柴韦尔,留下他的积蓄,不要再为了树林或者庄稼操心了。
等到大雨停歇,阳光重现,马拉维将面对漫长的饥荒。
听到这句话时,威廉眼神中闪动的,是冷静的思考。
他相信自己能为即将到来的灾难做些什么。
并且非常认真的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
不知是14岁男孩的天真,还是初生牛犊的楞劲。
或者是身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原因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威廉当时的决定,拯救了家庭和整个部落。
威廉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柴韦尔告诉儿子。
柴韦尔还是孩子时,酋长的年纪大了,记不住所有孩子的年龄。
酋长让所有孩子站在一起,能用手越过头顶摸到另一只耳朵的孩子就可以去上学。
柴韦尔那时还太小,没办法做到。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场景很荒诞。
就是因为这样荒唐的理由,柴韦尔从没上过学。
在柴韦尔的脸上,是满心的羡慕。
那一天,学校在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时,天空下起暴雨。
父亲只是支付了威廉学费的首期。
如今的光景,关乎家人的性命,柴韦尔不可能再为威廉支付剩下的学费。
威廉几乎是,才刚入学,就辍学了。
他当然不甘心,他要利用夜晚自学。
为了找到照明的方法,他每天都去烟草公司的垃圾堆寻宝。
威廉就是在这里找到了日后打造风力灌溉装置的水泵和旧电池。
好在,威廉还能上科学课。
授课的卡奇贡达老师是威廉姐姐的恋人,两个人的恋情是个秘密。
有一次,威廉晚上回家时碰到他们幽会。
说起来不太光彩,威廉就是用这个秘密要挟老师允许他留在课堂上。
而且还有附加条件,老师要帮威廉欺骗图书馆管理员,让他能够在图书馆看书。
只要不被校长发现,威廉就能继续学习。
从卡奇贡达老师那儿,威廉知道了自行车上灯光的电能来自直流发电机。
车轮转动,带动发动机,产生电能。
此时的学校,濒临倒闭,学生已经所剩无几。
因为大部分孩子们都被家长留在田里劳作。
徒劳无益的劳作。
大人们不是没有做出努力,他们也在想办法。
可是事情总是越来越糟糕。
威廉的父亲卖掉了铁皮屋顶,为了能从市场上买到粮食。
结果市场上的粮食越来越少,价格翻着跟头涨,简直比烟草还要昂贵。
威廉的部落很幸运,他们有一位好酋长。
酋长想方设法要让马拉维政府听到百姓的声音。
总统来到威廉的部落,为了马上要开始的大选拉票。
大批记者随行,酋长看到了机会。
酋长在媒体前致辞时,委婉的逼迫总统要救助饥饿的农民。
结果被总统的保镖护送到人群看不到的地方一顿殴打。
为了避免总统再次加害酋长,部落的百姓,医院救治。
部落里的男人们集体去参加抗议集会,希望能让马拉维政府迫于压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c/8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