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厉害了襄阳四中女生被清华大学校长点名祝

发布时间:2021/7/14 16:02:41   点击数:

就在昨日上午9点

清华大学级本科生

开学典礼举行!

多名新生参加典礼

正式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清华大学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

典礼上

校长邱勇在主题演讲中

提及了来自襄阳四中的

刘雨桐同学

并祝贺刘雨桐成为清华大家庭的一员!

踏万古江河铸不朽人生

——在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美丽的清华园,迎来了年轻的新主人。初秋时节的园子,因为多名新同学的到来,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90年前,年入学的赵九章、钱钟书、王竹溪、乔冠华等一批清华学子,曾在这里唱出“嗟我多士,来自远方,气求声应,济济一堂”的歌声。今天在座的你们,带着对清华的向往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汇聚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你们当中,有来自湖北、心怀外交梦想的刘雨桐同学,有来自上海、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武亦姝同学,有来自莫桑比克、有志于成为土木工程师的科薇(ABACAR,KELVAJANINAEDSON)同学,有来自云南、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祝贺刘雨桐、武亦姝、科薇、林万东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大家庭的一员,也祝贺全体级同学圆梦清华!我相信,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你们一定会拥有一个无限的未来!

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民族危难之际,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时代的先锋,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先进青年追寻着信仰,迸发着力量,以永久奋斗、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推动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年进入清华求学的施滉学长,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发起成立了爱国进步社团“唯真学会”。他在不懈的求索和实践中,坚定了为多数人谋幸福的人生观,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不渝的信仰。年初,年仅34岁的施滉在南京雨花台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施滉被他的同学们誉为“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五四运动爱国青年的挺立身影,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着持久而璀璨的光辉。

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奋斗中才得以彰显。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根植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青年的担当作为和进取创新,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自信与深沉热爱。凝望中华民族壮阔的历史长卷,我们总能在奔流不息的万古江河中获得启迪,进而思索如何为有限的人生赋予恒久的意义。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获取自信、汲取力量。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社会的沧桑变化,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更提供了修齐治平的智慧和兴衰得失的镜鉴。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历史、尊崇历史是求知探索的前提,是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自信的来源。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指引人们正确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同学们,你们要充分吸吮历史文化的丰富养分,建立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获得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涵养气度、拓展视野。广博的历史文化往往造就一个民族恢弘的气度和开阔的视野。开放包容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宝贵品格。在与其他文化长期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根本、自励自省,又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在吸纳先进、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叶茂根深。年前,年进入清华学习、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雷海宗先生,主张中国要勇于向西方文化开放,不崇拜盲从,要自动自主地选择学习。同时,他认为“若要创造新生,对于旧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尤其是短处,我们必须先行了解”。这种治学气度,开拓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宏大视野。今天,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所构成的世界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学们,你们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涵养厚德载物的气度,以宽阔的胸怀来拥抱世界、审视自身,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希望、树立信仰。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总是能给予人们希望。《管子》有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也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困惑提供启示和借鉴,给充满挑战的未来带来希望。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好的,历史的车轮总是向着光明与希望滚滚前进。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磨难,文化的传续也往往会遇到坎坷与阻碍。在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使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始终保持对美好与高尚的不懈追求。历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创造出来的。青年正处于树立信仰的关键阶段,青年的价值选择和道路选择决定了人类的未来。同学们,你们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在人生的重要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希望点燃信仰的火炬,让信仰之光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

同学们,每一代人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前行。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每一个人都浸润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经历者、参与者和创造者。生命因融入浩荡历史而永不凋谢,个人因投身伟大事业而被永远铭记。同学们,希望你们顺应历史潮流,不负伟大时代,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奋斗力量、拓展胸襟视野、确立崇高信仰。挂云帆,踏万古江河;济沧海,铸不朽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梦想已经启程。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刘雨桐毕业于襄阳四中高三(30)班,今年高考取得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总分分的好成绩。

在8月14日的清华大学官方微博上,也发布了对刘雨桐的专访。毕业于襄阳四中的文科考生刘雨桐曾参加过清华大学的暑期学校、人文社科冬令营和优秀新生夏令营等活动。

她说,多次亲近清华,但每一次的心境都不一样,“现在正式成为了清华人,对清华生活充满了期待!”刘雨桐在迎新当天显得格外沉着而自信。刘雨桐即将进入新雅书院学习,她说:“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通识人才,我希望自己在新雅书院的学习中全面发展。”

刘雨桐就读襄阳四中,此次高考取得文科分的优异成绩。刘雨桐从小就有个“外交梦”,所以对国际关系专业情有独钟。

高考后,她再次前往清华园参观学习,并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亲笔签名的著作《看世界》。傅莹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她勉励后辈投身国际关系事业,为中外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贡献。

刘雨桐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也充满了期待,“我期待在新雅书院中聆听大师的教诲,结交优秀的伙伴,开拓视野,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清华大学开学!

今年高考

襄阳共有35名学子

被清华大学录取!

加油

襄阳学子们!

襄阳四中

刘雨桐(清华大学)

殷乙程(清华大学)

胡辰昶(清华大学)

雷振宇(清华大学)

李淇澳(清华大学)

牛文龙(清华大学)

孙丽媛(清华大学)

王龙鼎(清华大学)

吴伟浩(清华大学)

徐正宇(清华大学)

徐子阳(清华大学)

张紫涵(清华大学)

左思成(清华大学)

龚一健(清华大学)

襄阳五中

喻含颖(清华大学)

霍亦宁(清华大学)

李明馨(清华大学)

姚雪怡(清华大学)

郝悠扬(清华大学)

尹子康(清华大学)

曹健博(清华大学)

罗书恒(清华大学)

胡翱男(清华大学)

丁窗雨(清华大学)

黄润杰(清华大学)

张丹阳(清华大学)

王炯炀(清华大学)

刘心卓(清华大学)

滕佳彦(清华大学)

徐博轩(清华大学)

冯兴盛(清华大学)

崔乐怡(清华大学)

襄阳三中

张靖琪(清华大学)

襄阳24中

曹一成(清华大学)

徐胜兰(清华大学)

小伙伴给文末多点一个“在看”

小襄君会以青春襄阳名义

捐赠给留守儿童一毛钱

每月底结算捐助金额,感谢支持!

————/END/————

“青年大学习”放暑假啦

第五季合辑不容错过

快快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com/msbkdc/80325.html

------分隔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